★马尔克斯自认为掌控得最好的作品。
★这是一个残忍的犯罪故事,一部极具张力的小说,为此我写了三十年。——加西亚•马尔克斯
★它综合了我以往所有作品的元素,我希望写的东西百分之百、准确无误地达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
“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此时的马尔克斯,为抗议独裁统治,已经进行了5年文学罢工。然而为完成这一作品,他打破誓言,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次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译者:魏然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1年出版《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
但就是这两小时,已经将故事读了两遍,或者说马尔克斯本就把这个故事写了两遍。妙就妙在,马尔克斯又写了一遍,模拟死者的足迹,推敲案发当日他避无可避的巧合,也追问武力值悬殊的情况下,刺杀者兄弟砍下致命刀后又补了这么多刀是什么缘故呢?...
故事内容很简单,讲诉一对新婚夫妇在婚礼当天,丈夫发现妻子不是纯洁的“处女”,妻子或为逃避责任指认对象是镇上一富家公子圣地亚哥·纳萨尔,丈夫恼羞成怒将妻子送回娘家,同时愤怒的新娘兄弟认为必须杀掉富家公子才能夺回尊严,遂拿着凶器满镇寻找富家公子,告诉全镇的人他们将杀掉他,在一系列的巧合下,富家公子最终在家门口被杀,行凶者几年后被无罪释放,新娘为爱/为自己苦等十七年等回丈夫,镇上的人和平生活,一派圆满。...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依托于马尔克斯家乡的真人真事。直到此时,马尔克斯才被自己母亲允许将这个故事写出来。小说出版后,马尔克斯的母亲拒绝看,理由是:「生活中的糟糕事,写进书里也不会好」。马尔克斯将这句话当做至理名言。...
这样一个“巧合”杀人计划,事先那么张扬的高调行事,为什么小镇上的人全都是都是那么冷漠和旁观呢?这样一个“巧合”杀人计划,事先那么张扬的高调行事,为什么小镇上的人全都是都是那么冷漠和旁观呢?这种人性的冷漠和看客的奴性就是一种盲从,就是当人处在一个群体当中的时候,个体就很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停止思想,不再对自己的行为做判断,所以就只是说当大家都这么干,我也可以这么干,这无关乎信仰,良心,道德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