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之細道》之后,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的经典名作——《芭蕉百句》,首次被翻译成中文。三位大师完美搭配:作者松尾芭蕉是日本俳句大师,享有世界闻名的“俳聖”之称,是元禄文化的旗手,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媲美中国“诗圣”杜甫;译注鄭清茂是美国麻州大学、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日本文学研究专家;绘图莊因是知名作家、书画家、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艺形式,松尾芭蕉是足以将俳諧推展到最高峰的中心人物,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俳聖”之称。他独特的雅俗共创共赏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贵族气的“雅”趣与庶民性的“俗”味,成为了一个日本文化符号,流传至今,甚至传到了世界各地,推动了所谓汉俳或欧行诗的产生。
现在所谓的俳句,原名发句,指的是俳諧连句的首句,基本上延续了和歌连歌的体式。但是,在素材、表现理念和审美意识等各个方面,它产生了明显的质变。就是在不完全放弃贵族气的“雅”趣的情况下,积极吸收了庶民性的“俗”味,创造了一种雅俗共创共赏的艺术形式。
松尾芭蕉在日本古典“幽玄”美学的基础上,广泛地采用漢詩漢文的典故和词句表现、传统和歌所没有涉及的各种素材以及民间生活的俗语俗艺俗习等。此外,他提出了所谓的“佗わび”、“濕しほり”、“寂さび”、“細ほそみ”、“輕かるみ”的俳諧理念,并展开了俳諧风雅“不易流传”的说法。此外,他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广受欢迎的作品。
《芭蕉百句》按年代先后排列,被翻译成了汉语,并附有简单的注释、原文和汉字、汉词假名注音,以助于欣赏。
作者: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德川時代的俳諧大師,有日本「俳聖」之譽。是日本德川時代燦爛的「元祿文化」的旗手之一。俳諧是一種最具日本特色、極為重要的文學類型。芭蕉在日本俳諧史上,遠承日本和歌與中國詩文的古典傳統,提出枯淡、閒寂、輕妙等美學概念,融匯人生即旅、諸行無常的存在哲學。所創蕉門蕉風,影響深遠,不僅在日本歷久不衰,至今依然,而且遍及世界各地,仍在擴大中。芭蕉(Basho)的名字幾乎變成了俳句的同義詞。現在有所謂英俳、漢俳之作,追本溯源,也應與芭蕉的典範不無關係。譯注者:鄭清茂台灣嘉義縣人。1933年生。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歷任台灣大學、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教授。現為東華大學榮譽教授。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等書。譯有日本漢學著作多種,包括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宋詩概說》、《元明詩概說》,小西甚一《日本文學史...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