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大师们涅槃重生后的光芒,却不曾看见其深陷其中的挣扎。
最早系统性讨论童年创伤对成年人行为之影响的人,正是弗洛伊德。他的洞见,真的来自他的临床观察吗?细究他的童年,却是伤痕累累。
与弗洛伊德的“绝交”让荣格几乎崩溃。他烦躁不安、激动易怒,幻听幻视、幻象、噩梦层出不穷。正是对每一个幻觉与梦境细节的记录和思考,帮助他从“疯狂”走出来。
十七岁的濒死经验和随后奇迹般生还的经历与催眠中的“出神”“恍惚”状态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了他,让艾瑞克森医师变成了催眠大师?
醉心于人文思考的精神科医师林克明,在接触心理学之始,便是为了解开对人生的困惑。他试图从传记中寻找大师的人生智慧,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所谓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们的人生其实满布荆棘,或有童年创伤,或有成长挫折;成年后时常怀才不遇,事业发展一波三折。他们也许坚毅、进取、百折不挠,但当生命转落困境时,也与我们同样彷徨、沮丧、举止无措。
在《受伤的医者》中,林克明记录了心理治疗界的大师生平、人生转折、走上探索心灵秘境的原因、彼此从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的转折历程,清楚刻画深刻的人性纠结。在作者笔下,大师们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典范,更是有血有肉、是非祸福悬于一念的凡人。经由这样的“近身观察”,我们得以藉其经验反思己身,从苦难困顿中学习,走出自己的生命格局。
林克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荣誉教授、美国精神医学会(APA)杰出终身会员。1971年台湾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40年来,对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不减,博览群书,笔耕不辍。译著有《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性学三论》《婚姻的幻象》《精神分析术》等。研究兴趣包括文化精神医学、难民及移民之适应及心理卫生、心理史学、精神药理学等。曾任台湾地区卫生研究院精神卫生及药物成瘾研究组主任、台湾地区生物精神医学及神经精神药物学学会创会会长、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加州大学族群精神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现旅居旧金山,从事临床工作、心理史学写作及心理历史小说创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