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被认为是高明的文学境界是“自然流露”和“道法自然”。然而,人类真的能够完全融入自然之中吗?作者深刻地质疑了这一传统批评的方式。杨治宜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追寻就像西西弗斯无休止的劳动,永远不能完全达成目标。但恰恰在这种永恒的徒劳中,人的价值得到了凸显。苏轼文学的价值也体现在这种“自我否定”式的关于自然界的追求中。
本书讨论了苏轼文学创作背后佛、道等思想资源,以及苏轼对牡丹和名石的吟咏,阐发对自然美的争议,最终落脚于他晚年的陶诗及丹学之上。本书将苏轼一路贬谪的命运与各种象征意象联系在一起,展现出苏轼审美和创作的特点,以及他在肉体的有限和自由的无限之间的挣扎。作者借鉴了东西方各种思想视角,不仅丰富了苏轼文学研究,还将中国文学置于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之中。
杨治宜,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青年教授。长于比较文学、美学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曾致力于研究苏轼的人生哲学与文学哲学中“自然”之作为美学与伦理学的理念,目前专注于中国20世纪古典诗歌的研究。在《通报》等重要汉学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学术观点在国外汉学界有相当影响。著有《DialecticsofSpontaneity:TheAestheticsandEthicsofSuShi(1037-1101)inPoetry》;翻译有柯马丁《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国的文本与仪式》(合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从西方美学角度来看苏轼的自然性,一上来作者就给读者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苏东坡是个艺术天才还是艺术工匠?所以讲,在惠州,甚至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他极力的想回归到陶渊明的田园牧歌里,一个人与陶的世界应和嫌不够,还要叫一帮人来和陶,这既是一种对他与生俱来的乐观主义溃疡的保守疗法,又是用陶式桃花源来安置他的苏氏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