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近150年,然而在这段时间里,道教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的形象。这些刻板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本书从观念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和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通过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的视角,阐述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信仰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男,1978年8月生,江西德兴市人。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六朝及隋唐道教史、两汉思想史与早期道教、宗教经典诠释学。学术研究主张以“宗教(信仰)的方式看待宗教”的基本立场,运用文献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与信仰语境,阐释道教经典的文本历史及特点,由此尝试建构关于“中国文化史中的道教”的学术阐述。主要著作有《即神即心——陶弘景与茅山真人之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程乐松开设道教及宗教学理论的基础与研究课程。近年开设的课程有《道教史》、《道教与民间宗教》、《道教研究》、《海外汉学中的道教》、《宗教学原理》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