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有问题想问,但我发现被问问题的人通常会露出难以应对的表情。回答者有时沉默不语,有时又会引申出更多的问题。我不知道具体从哪个角度开始,从舞台延伸至观众席,排练变成了表演,回答问题的不仅仅是演员,观众也加入了进来。在大多数人眼中,戏剧的思考性是由导演创作,为来宾准备一道佳肴,让他们欣赏。但是,一旦位置和角色转变,戏剧要求观众参与探讨就成为了禁忌。为什么观众不能像演员一样,通过个人化的体验,将看戏时遇到的问题赋予这场戏以特殊的意义,就像是“参与创作”一样呢?这不只考验了观众的积极性,而且还考验了我们长期以来养成的“观看”文化。如果我的创作真的玩弄着禁忌,那么,我的出发点和成果都是相同的——“为什么”。
如今,我们所处的现代充满焦虑。由于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知识变成了信息,经典变得稀少,时间的脱离使得谈论所有的核心和本质的事情都成为了一种禁忌。然而,经典产生的原因和目的都是让时间在人身上产生“意义”。没有时间,就少了意义,那么现代人的面临的人生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在林奕华的作品中,徐硯美看到了它所提炼出的“意义”背后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它一层层地剖析引起“现象”的文化,引出一个又一个“议题”,比如性禁忌,讨论“性”;通过形象的假,讨论“自我真实性”;通过成长的痛,探讨“痛苦的成长”;通过自我中心的欢乐,探讨“自我的悲苦”;通过权力下物化的爱,讲述“爱下的虚无权力”。徐硯美从这五个主题入手,写下对林奕华作品的看法,希望观众和读者能够在观影和生活中,再一次思考“时间”对人们的真正意义,能够多次拥有“我再想想”的机会。
徐硯美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班。文字工作者,編劇,影、劇評論人,臺灣多間大學、高中、國中文學創作社團指導老師。與非常林奕華合作《紅樓夢Whatissex?》,擔任文本創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