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石窟及壁画视作当地僧团独特修行方式的再现,目标是复原龟兹境内数处石窟寺院中僧团的生活。
前两章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对龟兹古国八处主要石窟寺院遗址进行了復原研究,特别关注其布局和演变。他检讨了单座洞窟的相关问题,尤其重视曾受到较少关注的讲堂窟、大像窟和禅定窟。他探索了洞窟组合与组合类型以及组合构成区段的模式,认为每处石窟寺院是构筑龟兹国佛教有机体的一块基石。
本书认为石窟整体,包括建筑、壁画及现已不存的塑像,是僧侣们精神生活的创造,是他们特定修行实践的有形展示。
何恩之(Angela F. Howard)在第三、四章主要探寻串联龟兹中心柱窟内所有装饰的统一线索,她的研究重点在于特殊图像。本书对龟兹佛教特质的解读不仅依靠可以获取的考古资料,而且包括遗址中发现的文书残卷。第四章何恩之将这些残卷与特定的部派思想联系起来,以阐明龟兹国流行的佛教部派。除采用龟兹地区出土的残卷外,作者还主要参考了梵文文献,必要时也引用了汉译梵文原典。
本书对龟兹佛教的研究几乎全部基于当地资料——洞窟、壁画、文书。然而也不忽略周邻佛教地区的可能影响,以印度为主,中原次之,我们尝试从龟兹进而指明龟兹佛教及其艺术在中亚的发展自成体系。
魏正中(VignatoGiuseppe),義大利籍,美國芝加哥天主教神學聯盟宗教學學士、碩士,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歷史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新疆佛教、地中海、羅馬帝國、絲綢之路等領域的考古研究,發表有專著《區段與組合——龜茲石窟寺院遺址的考古學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主編譯著《梵天佛地》(圖齊著,全八冊)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