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源自作者傅星,《培训班》在《收获》杂志首发时的微信文章标题,原句来自傅星80年代在鲁院和北大求学时的室友——内蒙古诗人张廊。原话是:“你垂直于时间,以至永恒。”后来傅星多次引用过他的这句话,这次索性成了标题。因为这篇专访,特地去《收获》上读了小说。之后就一直在等着它独立出版。还好,等的时间不算太久。
写长篇真是桩吃力不讨好的事。……
当然也有乐趣。在长长的文本形成中找到了一条缝隙,穿越过去,就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一个平行的世界。量子力学大概认为那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晨起,冲一杯咖啡或是一杯茶,进书屋,打开电脑,好了,一切就开始了。某些时候是但也不尽然。他们真的活了起来,几个月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和我在一起,互为镜像,互为主宾,人物甚至会指导我接下去怎么编。非常有意思。唯有此刻,疫情和封控都不存在了,不再焦虑抑郁,关键是有了自由和创造。
我在电脑前忙的时候,张三来了个电话,根本记不住张三说了什么。可重要的是把张三这个名字顺手写进了小说,随即张三就诞生了。后来张三被写成了坏人。张三是好友,想换个名字叫做李四。但是换不了了,如果他叫李四,这个人物就坍塌了。只有再跟张三解释,对不起了,借用了你的名字。其实张三根本无所谓,张三不看小说,他的家人和朋友也不看,尤其是长篇,打死也不看。
好像还是博尔赫斯说的,你以各种面目出现,其实写的还是你自己(大意)。这才叫金句。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构成了所谓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主体弥漫在小说的每个字中,作者几乎处在每个句式的中心。你把自己拆解开来,可是通篇都注入了自我的元素。必要时去再现场景,或者虚化它,以便在自由的维度中更戏剧化地塑造人物,但那些人物差不多还是你自己。就像一个写自己的自娱自乐的游戏。
试图以某种荒诞感的叙事方式去打捞那段岁月,可在写作的过程中,这个理念不时地遭遇到社会生活的抵抗和干扰。那些不断发生的事,真是远超我的想象力。而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又不得不感叹国人的某些文化基因之强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依旧无处不在,甚至变得更为丰富和怪异。如果一个原本设计为荒诞风的小说,完成后就如同一部表现当下的正剧。这会让我沮丧。
八十年代在鲁院和北大求学,第三年是和内蒙古诗人张廊同一屋。他不断地锁门,拒人之外。那时候哲学类的书不多,借阅也不方便。他会设法去把一些书复印过来,宿舍里复印纸堆得老高。有时候,他会发几片纸供我学习,再逐渐地把我引入他的词典。有一天,他对我说:你垂直于时间,以至永恒。后来我多次引用过他的这句话。学兄张廊没有出大名是正常的,他的高蹈气质无疑更适合做个隐士。他消失了,找不到了。据说有人见其在五台山下,披头跣足,魔怔而过。是的,你垂直于时间,你写作,以及存在。
另外,傅星的油画作品似乎也创造了穿越时空的缝隙,“穿越过去,就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一个平行的世界。”这次,他的油画作品也收入了书本,真好。
傅星的画作
傅星的画作
傅星的画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