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鉴书团赠书。
该书旨在介绍和解释主体间自我心理学(ISP)的理论和实践。该书由12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由不同的作者撰写,涵盖了各种主题,如ISP的历史和发展、其理论基础、对不同人群和问题的临床应用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该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ISP及其与其他精神分析模式的关系;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ISP的临床原则和技术;
第三部分说明了ISP在具体临床背景和情况下的应用。
整体写作风格清晰易懂,有大量的案例和参考资料来支持主张。此外还包括一个关键术语和概念的词汇表,以及一个便于浏览的索引。
该书全面而连贯地介绍了ISP并展示了ISP如何处理人类经验和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保持对病人和分析者的自我和自体需求的关注。本书还展示了ISP如何促进合作和移情的治疗关系,以促进双方的成长和转变。
本书强调了关注自我系统的前沿和后沿的重要性,以及在主体间领域出现的需要和害怕的自体经验。当然,该书也承认ISP的局限性和挑战,如缺乏经验验证、难以操作其概念和方法、可能与其他主体间的方法混淆等,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本书邀请读者批判性地参与ISP,并为其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1.主体间自我心理学(ISP)是一种当代精神分析方法,它建立在海因茨-科胡特的遗产之上,并融合了主体间性理论的见解。
2.ISP认为自我是一个动态的关系系统,通过与自我对象的互动而发展和演变,自我对象是提供镜像、理想化和孪生关系等功能的其他人。
3.ISP将治疗情况概念化为病人和分析者所需要和害怕的自我对象经验的双向领域,这些经验塑造和反映了他们的自我系统。
4.ISP旨在通过关注自我系统的前沿(病人的优势和潜力)和后沿(病人的弱点和重复),促进合作和共情的治疗关系,从而促进病人和分析者的成长和转变。
5.ISP将其原则和技术应用于各种临床人群和问题,如创伤、成瘾、哀悼、儿童治疗、夫妻治疗、性行为、自杀和严重的病态。
我尤其中意这本书在解释主体间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清晰度和全面性,强调治疗关系的相互影响和益处。它还展示了对人类经验和互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可。其重点强调的一点是关系在塑造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早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如何塑造我们的自我意识,以及这些经验如何留下持久的印记,影响我们一生的关系。这本书内容丰富有趣,值得一阅,强烈推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