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前半部分描述了“尼德兰”概念的出现和具象化过程,从多个角度论述了“荷兰”如何逐渐从“尼德兰”的范畴中脱颖而出,乃至塑造出有别于单纯地域认同、老乡认同的独特族群的整个过程。
首先,本书指出,“尼德兰”一词的具体在哪里。荷兰的国名为“尼德兰”,这一次会有“低地”的含义,从而反应了该地区地势低洼的特征。在中古时期,“尼德兰地区”的涵盖范围要比现在的荷兰更广,还包括了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如今“北方大区”的北部区域。这些地区地理和文化的相似性让“尼德兰”内部的历史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片地区的居民,在中古晚期之前,也基本分享类似的模糊地域/族群认同。
其次,本书指出尼德兰长期存在南北区别。由于莱茵河的存在,在中古时期以来让河两岸的文化和地理有了不小的差异。在12世纪以来,莱茵河南岸地区因为沼泽较少,率先开始了城市化和手工业化的过程,并且深度参与到了与法兰西王国和勃艮第的联姻之中。与之相比,荷兰所在的“北尼德兰”地区河流、沼泽遍布,当地的农业受这些因素限制,一直不太发达。在政治上,北尼德兰的小贵族在欧洲也默默无闻,很少参与超出区域层次的政治、战争和联姻。
接下来,本书指出“荷兰国家”的雏形源自北尼德兰的荷兰省。在中古中期,北尼德兰的荷兰省及其南面的泽兰省因为水网密布,临近大海,很早就开始仰仗捕鱼业这些城镇不断扩张并发展起了大宗货物转运业务;到14世纪后期,繁荣的北方市场导致荷兰的船队持续扩大,在15世纪末超越了南尼德兰。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让荷兰省在整个北尼德兰地区进一步加大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并且诞生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新贵族。这些贵族在政治上并不关注超出区域层次的事务,但他们的向背将在未来决定北尼德兰地区的归属。
然后,本书指出荷兰对“北尼德兰”其他地区的整合。自中古时代以来,荷兰和泽兰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控制范围扩张到须德海东侧。然而,格罗林根、弗里斯兰、艾瑟尔、海尔德兰、德伦特等省份一直是边缘地带,历史上长期受到东弗里斯兰为代表的德意志地区影响。直到勃艮第和哈布斯堡入主之后,通过更高层级的权贵重构,将这些地区纳入到荷兰人控制的地盘之下。到16世纪中期,这些地区已经与荷兰省和泽兰省实现了“共融”,但仍保持了较明显的当地特征。
接着,本书指出北尼德兰地区的自我族群认同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中古时期,北尼德兰虽然具备了一系列特征,但自我认同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然而,印刷术的传入加速了荷兰语的标准化进程。在16世纪,城市化居民开始拥抱上古巴达维亚人的认同,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特的族群。这种认同隔阂加大了北尼德兰人和其他哈布斯堡帝国地区之间的差异。
此外,印刷术的传入不仅帮助北尼德兰人炮制出了新的认同,更加速了荷兰语的标准化进程。在中古时期,荷兰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一城一语"现象,而北尼德兰始终没有树立起"法语优先"和"说法语高贵"的概念,也没有"方言羞耻"的观念。印刷术的传入促使荷兰语文本大量出现,并最终形成了标准荷兰语。
最后,本书指出哈布斯堡家族对北尼德兰地区的统治与对南尼德兰有所不同。勃艮第公爵通过联姻和继承的方式确立了自家对低地地区的统治。在15世纪中期,勃艮第公爵将荷兰、泽兰以及尼德兰东部地区纳入控制。然而,由于哈布斯堡家族的野心更大、控制范围更广,对南尼德兰的兴趣更大,北尼德兰的贵族对哈布斯堡统治的兴趣并不大。此外,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力上的缺失也是北尼德兰人和低地南方贵族之间的区别的重要因素。
最后,本书指出北尼德兰对天主教的兴趣较低,加上哈布斯堡对北尼德兰的松弛管理,让哈布斯堡的统治“雪上加霜”。北尼德兰的土豪和有产者对腓力二世的不满成为点燃北尼德兰情绪的稻草。经过一系列的申诉和表达意见,北尼德兰最终决定走上一条有别于其他哈布斯堡地区的道路,发动了一场延绵八十年的战争,诞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即荷兰民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