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这句“未经检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话虽然暗示着虚无主义是一种逃避,但实际上虚无主义并不是简单的一种逃避,而是与现实的体制相关联的。
个体在面对世界时,由于人是有限的而世界是无限的,人在寻求意义时注定会产生不安和焦虑。人希望找到一种对抗无限性的方式,从而分化出两条道路:一是信仰某种同样无限性的存在,例如上帝、理性、道德甚至死亡。这种信仰给人生活建构起某种确定性的秩序,让人感到安全;二是接受世界的无限性,或者说接受世界虚无的本质,并在生活中实践这种虚无,例如纵情享乐。这两种方式也存在关联性,人们会首先投入寻求权威的努力中,但当发现权威本身也是有限的时候,就会舍弃承担权威角色的严肃秩序,转而接受世界的虚无主义,选择放纵生活。
相信世界上有某种无限性的权威存在,或者投身世界的虚无本质,本质上是认为人是权威驱使下机械性的造物,不相信个体有自我定义和发现的自由。从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这是对个体权力的让渡。但是,如果世界本源就是不确定的、无限的,如果个体的力量注定是有限的,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逃避呢?
虚无主义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形而上学,它往往与某种现实体制相关联。从这个角度来看,表现为对权威迷信的虚无主义比表现为不顾后果纵情享乐的虚无主义更危险。当人们需要权威来提供生活的意义感、保持生活的正常运行时,掌握解释权的人就能定义人的生活方式。对权威的迷信会导致个体在工作和学校中被完全异化,成为“行尸走肉”。即使个体发现权威的危险和不正当性,由于权威已经被内化,个体只会找个人主义的原因来解释,例如个人的不适应。于是,个体要么在痛苦中继续服从权威,要么转向纵情享乐的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固然危险,但过一种绝对不虚无主义的生活,选择痛苦、选择焦虑,本身也不是一个天然正确的目标。无论是选择一个能带来确定性的权威,还是过一种及时行乐的生活,只要个体能够从中获得哪怕一瞬间的快乐和安定,对个体而言都是一种可取的生活。毕竟,世界本就是不确定的,个体的力量有限,虚无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一种安慰和逃避。
然而,虚无主义只是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是人选择了自己的神,而不是神选中了人。虽然人的自由是有限的,但正是在这有限性中,人才能够体现自由的真正意义。无论虚无主义还是其他主义,最终都是人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