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作者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说:“我要让书柜内部流动起来,阅读量也会有所提升。”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开始反思自己,发现可能我也有点“仓鼠病”。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灌输了一种想法:属于我的东西,我就要对它终身负责。我总是有着这样的执念,很多东西我都不舍得出二手。我总想着高高兴兴地迎接别人回来,却在没好好相处就想着把它换成银子。这其中肯定有着许多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然而,随着家里东西越来越多,我意识到不能再不处理了。因此,我找来这本书好好学习一下。首先,我要总结一下为什么宁愿让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也不愿意丢掉冗余的东西:
1. 遇到优惠活动就想要多买,生怕错过了再也没有机会了。(然而实际上,往往买回来的东西用不完) 2. 总觉得留着先,早晚会用上。(然而很快就会发现因为之前囤积太多东西,让自己陷入了一种困局,新品想要尝试却因为之前的冗余物品而被束缚) 3. 有些东西本来就不适合我,但我总是抱着人是会改变的想法,认为也许哪一天它们就会适合了。或者我会学着改进,比如现在学习维修技能,我觉得在我学会维修之前就应该等一等,这样这些东西会一直提醒我还有新技能要学。(结果就一直拖延下去,直到忘记为止)
总结起来,我总是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不去精简自己的东西。我不愿意面对自己通过物质寻求安全感的事实。然而随着物品越来越多,我对生活的掌控力也逐渐下降。所谓“船小好调头”,减少自己的负担,让生活变得可控起来,这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如何实际操作,书中提到了关于整理“图书”的八个步骤:
1. 思考一下书籍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2. 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堆在一起。 3. 观察书柜。 4. 根据自己对书籍的理解进行分类。 5. 决策哪些书要留下,哪些可以去掉。 6. 科学地收纳。 7. 进行微调。 8. 妥善处理那些需要流通的书籍。
我自己的房间里有着13个书柜,我计划首先整理一下我已经读完的书的笔记。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已经阅读过的书籍继续流动起来,另一方面也能督促自己写笔记。这本书中还介绍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整理术,我知道开始整理工作是很累的,但我相信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这些努力。
通过这个例子,我意识到只有减少自己的负担,精简自己的物品,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深度。不仅如此,我还需要反思自己对物质的依赖,以及通过物品寻求安全感的行为。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整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有宁静和深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