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资治通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思考和观点。首先,《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之一,其价值在于整理和评述了三家分晋至北宋1300多年历史,既具有高度的史学价值,又具备文学性。阅读3200万字的二十四史难度很大,但熊逸恰好帮助我们对历史做了浓缩处理,使得阅读《资治通鉴》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这样的解读方式是否好还是不好因人而异。对于希望鸟瞰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好的方式。但对于那些已经有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可能并没有阅读《资治通鉴》的必要。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熊逸的解读好或者不好。
至于熊逸是否在文字中夹带私货,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是现实的观照,没有人能够摆脱时空的限制来客观地思考历史。从司马迁、班固到司马光、朱熹,每个人在写作历史时都带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样地,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必然受到自己情感的影响。事实上,熊逸使用当时和现在两种视角来解构历史,正是吸引我的地方。
书中的例子很多,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所采用的标识、周勃诛杀吕氏前军营中的意见区分方式等,都运用了心理学原理,这让我对人性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很多基于现代管理学的分析,这也非常有意思。
熊逸一直在努力告诉我们这些现代思维的读者,如何看待过去的社会。比如重农轻商的基本国策,虽然有君主家天下意识的影响,但更多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人口规模所决定的。又如汉初推崇黄老之学,讲究无为而治,但这种“无为”有特定适用范围,而在官僚体系中却是上无为而下有为。他甚至用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位现代经济学家来类比贾谊和老子,并推想如果凯恩斯穿越到汉文帝时代,会怎样与贾谊辩论经济治理之道。
历史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这正是我们读史的价值和乐趣所在。秦朝为什么会在二世而亡?其中一个原因是秦王朝的管理没有给社会留出冗余空间。将这个问题映射到现实生活中,过于精打细算的生活态度也可能导致系统性崩溃。我们常说历史是被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上历史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那些在当时得意洋洋的大人物很可能会被时光遗忘,而不起眼的人物可能会在人们的想象和自我感动中被突出甚至创造。我们甚至会发现,当歧视久了,偏见也会被当作事实接受并被写入历史。熊逸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前后发生的两件事情之间可以有无数的因果关系。只要不过于苛求细节,几乎每一种因果关系都能自圆其说。
通过以上的观点,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读《资治通鉴》时要选择经典注读本。因为读书的目的和途径各不相同,历史学者、业余学者和普通历史爱好者的阅读深度和强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选择经典注读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进行阅读。
综上所述,我将继续跟随熊逸的脚步,继续阅读《资治通鉴》,并欣赏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