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谋杀案》是一部读者的阅读体验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的作品。开头的50%给人的感觉是,这是一本令人着迷的推理小说,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很高。而当读到90%的时候,读者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对凶手的身份有了准确的猜测,并因此感到自己的聪明和理解力而沾沾自喜。然而,当读完整本小说的第一秒,读者的感受又彻底转变了,甚至对这本小说产生了怀疑。在读完整本小说的过程中,作者展现出了自己对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嘲讽和调侃,以及自己对于侦探小说的不满。
与大多数阿加莎的作品相比,《喜鹊谋杀案》在篇幅上更加厚重,体量更大。对此,作者进行了自嘲和吐槽,显然是在有意与阿加莎的作品划清界限。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主人公苏珊与阿加莎的外孙见面等细节,表达了自己对阿加莎的敬意和喜爱。但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模仿阿加莎的笔法,而是选择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
在《喜鹊》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安东尼·霍洛维茨通过“嘴替人物”来实现自己的创作理念。主人公苏珊是艾伦·康威的编辑,而艾伦是苏珊笔下的侦探庞德的创造者。通过这种构造,作者将自己苏珊作为一个现代人,与读者处在同一时空,她的对话中也不断提到与侦探小说相关的作家和人物,这为故事增添了一层幽默和互动。
在《喜鹊》中,作者通过幽默而辛辣的笔调,调侃了侦探小说的模式和惯例。与传统的推理小说不同,《喜鹊》没有严谨的逻辑推理,反而充满了巧合和讽刺。庞德在案件中的推理得出了结论,凶手也莫名其妙地承认了罪行。这与侦探小说中的严肃和求真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以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侦探小说的看法,并通过苏珊在故事中的追寻和思考,向读者传递了对真相和解决之道的思考。
此外,在《喜鹊》中,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对侦探小说进行吐槽的角色,即警察。通过警察的角度,作者进一步强调了侦探小说中逻辑推理的虚无和作者对巧合的抵触。此外,作者还通过苏珊的思考和发现,暗示了一些不符合常规的线索和可能的答案,引导读者思考和推理。
作者通过巧妙地构造故事和人物,以及幽默而讽刺的笔调,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侦探小说体验。《喜鹊谋杀案》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说,更是一部能够引起读者思考和反思的作品。通过对侦探小说的调侃和自嘲,作者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对文学的看法。这本小说的深度和内涵远超出了传统的推理小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故事的乐趣,还能够思考和反思自身的阅读体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