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倾盆大雨的日子里,正是读《苏轼全传》的好时机。恰好读到了“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这句话,与窗外的雨景相得益彰。
我读书的原因并非因为眼睛的缘故,我不喜欢开大灯,更喜欢打开床头的台灯,坐在被光晕包裹的小小天地里。尤其在这样的雨夜,一种独特而并不完全寂静的氛围,带着浓烈的孤寂和淡淡与世隔绝的感觉,环绕在我房间的这个角落。于是,我不禁长叹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封面吸引住了。淡淡的绿色透露出古意盎然的雅致,稀疏的竹叶下,苏轼穿着竹丈芒鞋,傲然挺立。简约的设计让人爱不释手,我一直都喜欢这种不喧嚣的东西。
作者洪亮是宋代文学研究专家,因此他笔下的苏轼并不是单一片面的形象,而是在全面审视大宋的舞台之后,绘制出一个立体而鲜明的诗人形象。因此,他在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苏轼的生平,而是从大宋建朝开始写,包括大宋的政治制度、内忧外患等等,为后文描绘苏轼一生做好了铺垫。
余光中先生曾说:“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在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跟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从这句话中,我已经能够窥见苏轼与李白不同的乐观态度。
最近还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言,李白的洒脱淡然是建立在他不够负责任上的,但是苏轼的乐观与有趣更加坚实。苏轼那句广为流传的诗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深刻地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把握——即使面对最糟糕的情境,也要活出最潇洒的人生。
看完这本书,虽然觉得腰酸背痛,旧有的腰痛问题再度显现,但看书却是一种享受。
今夜风雨肆虐,然而我的精神丝毫不荒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