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19年由司马光编撰而成。它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后周世宗的历史,引用了包括十七史在内的正史资料以及各种杂史、私人记载等丰富的史料。这部巨著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和认可,被赐名为《资治通鉴》,并成为后世帝王的“枕边书”。
《资治通鉴》主要记载了历代朝政和军事等内容,通过这些记录展现了历史长河中的君臣成败得失,用来警醒我们。然而,这本书并不容易理解。首先,它贯穿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并且内容十分庞大;其次,原文都是文言文,现代人对其书写习惯多有不适应。文言文的特点是简洁、深沉,寥寥数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我们需要仔细斟酌每个字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熊逸老师进行的《资治通鉴熊逸版》解读可以说是读懂《资治通鉴》的捷径。熊逸老师通过“串讲”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读《资治通鉴》的原文,立足于历史本身,从中挖掘出对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解析,使读者能够领悟到古人读史的收获和兴趣。
目前,《资治通鉴熊逸版》已经出版到第三辑,内容包括《资治通鉴》的秦纪三、汉纪一到汉纪六。熊逸老师在解读这段历史时一如既往地细致入微。例如,从反秦大业之后如何分配胜利果实这一段就能看出。项羽在反秦大业中功勋卓著,但分配战果必须合乎名正言顺的原则。所以,项羽先请示楚怀王如何分配,得到“如约”的回答,这相当于给了楚怀王台阶下。但项羽并没有给予楚怀王面子,而是根据各自在反秦大业中的贡献直接按实力分配,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实际上将他打发到偏远地区。
对于其他人的分封也充满了考虑的因素,熊逸老师在书中有详尽的分析。这种分封格局成为了楚汉相争的基础,也为后来双方制定战略思想提供了依据。
熊逸老师的这套书虽然按照时间顺序编写,但读者可以随意翻阅,尤其是对于我们熟悉的历史,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来选择阅读。但相信熊逸老师的解读会让我们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收获。
除了内容之外,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精美。暗扣函盒内部采用磁石设计,让整套书显得格外高贵。整体上采用蓝绿色调,彰显了《资治通鉴》这本史书的气质,无论是收藏还是阅读,都是值得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