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拯,相信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都是极为熟悉。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传说,他已经成了民间故事的一部分。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伸冤、断案如神,等等,都是对于他的褒奖。而且,当代影视作品在此基础上也出现了对于包拯的细说部分。比如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就曾经引领收视热潮,让我们感受着包青天在青少年时期就具有的那种聪明睿智,屡破奇案,建立不世功业。
但是在这种传说故事之中的包拯、被影视化的包拯和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包拯是否是同一个人呢?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些故事又是否真实存在呢?如果说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包拯的故事都是虚假的,都是后人撺掇副会之作,是不是会感觉很失望呢?狸猫换太子是假的,铡美案是假的,甚至包括所谓的坐镇开封府、上斩亲王、下斩贪官也是假的,当然包括《少年包青天》的故事更是虚假的,是不是很失望呢?
当我们真的了解了包青天的整个生平之后,我们不但不会失望,反而会对于他有着更深的敬佩。因为真实历史中的包拯并不仅仅是一个断案如神的清官,他更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才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而只把他塑造成一个摊上屡破奇案的官员形象更是对于包拯能力的窄化。
历史上的包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腾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创作了300余万字的作品,而《范仲淹传》是他的代表作。而现在他又创作了这样一本《包拯传:大宋孤勇者》,带我们走进有据可查、有历史记载的真实包拯生平故事。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少年包青天》虚假的呢?从历史记载,包拯走上政坛实际上起步比较晚,他是一位真正大气晚成型人才。包拯29岁才参加科举,而且取得了甲科进士之后,又有着十年的时间回到了老家,在父母面前尽孝。所以说包拯39岁才开启自己的官场生涯,这和我们对他的认知有着极大的出入。
当然对于包拯清正廉明、断案如神的这种认知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历史上真实记载流传下来的就有他“巧断牛舌案”的故事。而包拯断案的其他故事也充斥于各种历史记载,这是符合我们的认知的。包拯更为重要的成就来自于他进入御史台,来自于他成为谏官之后对于其他官员的威慑和弹劾。包拯把他不畏强权、铁面无私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他弹劾的官员之中,包括一些皇亲国戚,包括朝中大臣。比如王奎,官至江南西路转运史,可是却遭到了包拯七次弹劾,大有绝不放过之意。
包拯的这些弹劾也并不一定成功,也会面临着重重阻碍,这无疑表现出他的铮铮铁骨。包拯也曾经在户部任职,也曾经在进行过地方管理,更是曾经牵扯进了军事的决策。那他表现的怎样呢?又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想完整了解包拯充满魅力的一生,想感受这样一个大宋孤勇者的真实故事,那就通过这样一本《包拯传》的阅读,了解史上真正包公的全貌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