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本书是一本颠覆之作,颠覆了社会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传统关系,将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学在前、社会学在后的格局颠倒了过来,构建了一个社会学为地基、经济学为建筑的新局面。也有人说这本书是一本找回之作,要把经济行为潜入社会之中,从而为经济学找回社会。这些看法都很有道理,都能在本书里找到依据。
除此之外,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打通之作,即尝试打通社会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学科藩篱。这本书强调兼容并包,融合两个领域。经济学往往画地为牢,在研究经济现象时经常选择忽略文化、传统、风俗等非经济因素。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经济学变成了真空中的学科,模型完美但失去了解释力。而社会学则认为个体的选择机会有限,只能墨守成规。作者要把两种思维融合在一起,认为属于经济的没有一刻不属于社会,属于社会的也脱离不了经济,强调要同时从经济看社会,从社会看经济。
此外,书中边破边立,立论有据。作者围绕心智结构、信任、权力和规范等现象,梳理了前人的大量实证研究成果,并进行点评剖析,从而构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还对讨论的现象进行了严谨的结构化安排,形成了一个由个人行动层面的微观、权力层面的中观和制度层面的宏观合而为一的整体。这种边破边立的方法使得作者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最后,书中的理论强大且具有解释力。在作者的理论框架下,对现象的解释力更加强大且具有启发性。作者将经济行为嵌入社会网结构中,可以同时考虑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个体与群体互动层面的因素。这种多维度的角度相较于传统观点更加丰满、立体且强大。因此,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还深入地解释了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