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仅仅给保罗个人烙上了身份认同的印记,而且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保罗回到家乡时,他已不再是简单的保罗,而是一名凯旋归来的士兵。他希望能够暂时忘却战争的创伤,但这种愿望是不被允许的。保罗已经无法融入非前线的社会,那个曾经属于保罗的世界已被其他生活在其中的人给埋没。
在保罗的家乡,人们高谈阔论,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前线的种种折磨。同时,保罗也没法把自己在前线所经历的事情说出来,因为他们无法承受这些东西,而且保罗自己也不愿意回忆。这种矛盾并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但却剥夺了保罗所追求的宁静。保罗对家乡的归属感变得更加淡薄。战争摧残了保罗,同时也切断了保罗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机会。保罗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到前线中。换句话说,保罗已在前线死去。
这本书展示了战争崩坏的一面。然而,在中国,战争中的士兵却常常与爱国主义、红色精神挂钩。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点。要知道,“正义”的战争也可以被德国渲染出来。政权对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观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所有战争都可以被渲染成正义。这让我开始产生疑问:热情投身于战争和为了生存而变成非人这两种意识形态与战争的本质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国战争中的士兵真的都是所谓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者吗?或者说中国对战争中的士兵的战斗动机经过了多少美化?
我对此有一种理解:周围人的灌输和洗脑在决定对战争的看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战斗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思考,只是盲目服从长官的命令,努力保命。正如书中所写的:“如果左思右想,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真正思考自己身份和价值观的时候往往是在休整的时候。在休整期间,人们没有直面战争残酷的经历,因此很容易理想化战争。特别是在胜利后,人们可能兴高采烈地期待下一场战争。而这时,军官或其他人可能会传播一种激昂的情感,在集体化的兵营中,人们更容易陷入集体思维的狂热中。
这表明战争中的人们实际上有着相似的心态。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形成往往发生在休整或战后阶段。而中国士兵被贴上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标签可能是因为政治上有意宣传舍生忘死的人,同时缄默了类似保罗那种心态的人。这种断章取义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政治与媚俗有关,政治必须宣扬与其相符的意识形态。
我回顾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关于保尔参战情节的描写。保尔和他的战友们非常热情地投入战争。但我想,这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大规模伤亡,还没有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尽管这种解释可能并不完美,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解答,请随时回复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