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回忆自己少年时期的生活,时间跨度为5岁到15岁,也就是1942年到1952年。作者的家庭背景颇为特殊,父亲是德国驻重庆公使,母亲则来自当地的大地主家族。虽然全书有些细碎和个人化的描述,但这段时间对于作者来说是很特殊的,而且作者的身份也非同一般,因此这本书还是具有阅读的价值的。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作者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但却很天真,而母亲则非常坚韧,但对于身份的改变并没有准备好。当一个人离开故土,背井离乡时,是最困难的。在作者的童年时代,他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住在一个有六个仆人的庄园里。但战后,作者的父亲因为是战败国的公使,遭受了三年的牢狱之灾,自己也因此辍学。解放后,父亲无业,母亲则是地主,家产和藏书自然被没收,全家沦落到每天只有三餐不挤。直到1952年,全家才侥幸离开中国。
和作者同龄的母亲是一个农家的女孩,由于身份的限制,她无法上学。但在1949年身份翻身之后,她得到了从中学开始学习的机会,这对于一个没有上过小学的女孩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机会。大约在1952年,作者的母亲进京,并在1957年考上了清华大学。
“大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雪花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虽然被说烂了,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确实应该常怀感恩,敬畏因果。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意识到个人的微小和脆弱,同时也要珍惜身处的时代和环境。在动荡的岁月里,作者的家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他们也通过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战胜了逆境,迈向了新的生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深入品味的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