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通过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贴上一个什么标签,就去预测一个人。然而,人格心理学家已经反复验证,这种“特质主义”的思考方式虽然符合人类本性,但是基本归因错误。
许多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传统的人格测试或者凭借“看人识人”的传统智慧无法准确预测人们的行为。这本书所强调的不仅仅是介绍情境革命对于人格心理学的影响,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1)教你一套如何鉴别不靠谱的“人格理论”,以及2)怎么去建立“看人”的框架。
这本书的核心结论如下:
1.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或者性格特征无法准确帮助我们预测个体行为。换句话说,我们对于特定的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能力很差。然而,了解情境的一些细节可能更有帮助。
2.行为是人和情境的综合作用。真正重要的分析框架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
- 渠道因素:行为通常是通过某些渠道产生的。渠道这个词由动力心理学的鼻祖勒温提出,非常巧妙。它指的是一条通往行动的路径。我的理解是,渠道就是情境中的一些提示,一些触发机制。比如公开承诺或者物件上的感官刺激等。我们需要注意刺激因素和抑制因素。
- 行为的分析是一个动态的场的分析:刺激因素和抑制因素在一个角力的过程中,形成准静态平衡。有些系统看起来虽然处于平衡状态,但实际上存在高度的紧张状态。不论是驱动力还是抑制力都非常强大。因此,当渠道被打开时,系统会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
- 行动者对于情境的认知:有五个重要的考虑方面。
a) 目标和偏好:例如职场行为的连贯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在不同情境中如何改变行为,以及如何应对未能实现目标的情况来理解他。换句话说,个人性格并不重要,关键是他的奋斗目标,考虑他追求什么,想要什么,因为这些偏好会极大地影响他在特定场景中的行为方式。 b) 素质和能力:在同样的情境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取决于他们是否掌握了应对情境的技能和水平。 c) 情景主观表征:这个人面对情境时,在他的脑海中是怎么构建的。例如,家庭聚餐和其他社交情境对于一些人可能会唤起温暖和快乐的联想,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具有威胁性或者不愉快的。 d) 归因方式:我认为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情境的主观表征的一种,即内控还是外控。他认为自己对情境环境的掌控能力如何。 e) 自我概念:即对自我认知的理解,自我构建的模式,自我标签。独立还是依赖,男性化还是女性化,或者是民族、亚文化喜好等等。每种模式中都有一种特定的主流行为剧本,它会影响行为模式。
总的来说,只有在相处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事情经历过才会知道。知行合一,对于这种复杂维度的感知,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否则数据量根本不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