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日本的浮世绘,大多数人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一般是满大街的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与各种和服美女图,浮世绘不仅仅是风景画、美女图、表达男女情事的春图。细细梳理浮世绘的发展传承,这中间还包含着文化的中西交流。
当西游记题材和浮世绘完美结合,还都是浮世绘大师们亲自操刀绘制,精美的彩板画作更是可以脱离文字独立存在,极具有欣赏艺术价值。翻开领读文化的《浮世绘里的<西游记>》近300幅《西游记》主题浮世绘作品仿佛走进了美术馆。
不同的浮世绘画家绘制特点也各不相同。书中开篇介绍了《西游记》传入日本后的文化演变,1831年《西游记》日文译本出炉,浮世绘画家月冈芳年在1864年绘制的21幅大判锦绘《西游记》是当时最好的图形艺术作品。与中国传统画作不同的是,月冈芳年笔下猪八戒是一个大长嘴,而沙悟净则因为受河童传说的影响,变成了凶恶的浪人形象,这可能让中国读者有种陌生感,孙悟空猴样十足,玄奘法师法相庄严,还是很贴合原著特点和宋元话本的。这一个版本在日本流传甚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游记》爱好者。
书中另外介绍一类是小说插画类别《绘本<西游记>》则是集中数位知名浮世绘大家,大原东野、歌川丰广、葛饰北斋,每一个拿出来都能独当一面。他们借鉴了明朝刊印本,带有很强的模仿痕迹,同时又结合了日本本土文化,比如日常服饰、建筑、礼节等都参照了当时审美体系。如其中“孙行者请火德星君二雷公”一段,画作中的火德星君和其他仙君盘坐席上,看过大河剧的读者会很熟悉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结合更改,更符合当时的流行趋势,也显示出画家们各自的巧思设计与自由发挥。
比如葛饰北斋的画风,这位日常画冲浪里的海岛画家把九九八十一难中各种山中遇险,洞中斗法等,他会把背景设置为黑色,仿若看如今的漫画,更加突出打斗场面。如书中总结:
看书中精彩的插画,会让人回忆起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感觉,而从浮世绘中看《西游记》的感觉在怪异粗俗中看到文化的融合与生动的一面,如果了解了浮世绘这一面,你就知道为什么日本数个翻拍《西游记》影视作品中唐僧师徒四人奇异服装的由来。
个人最喜欢的浮世绘有两幅,是月冈芳年的《月百姿玉兔孙悟空》与《悟空吹毛》。一个是月亮圆形背景下孙悟空拿着金箍棒与玉兔玩耍,整体构图和谐生动,妙趣横生。而《悟空吹毛》的边角构图有大量留白,悟空拔出毫毛,如吹蒲公英,变出无数小悟空飞跃空中,这幅画很有传统中国画的意蕴。一度让我想多看月冈芳年的作品,他对《西游记》的理解与对孙悟空的个人感受十分贴合中国人对古典意境的理解,据说这位大师画作也是颇丰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