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当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然而对于中国民族来说,甚至死亡这个话题也常常被视为禁忌。在面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时,心理医生如何进行"拯救"呢?
我们通常对心理治疗都有个人一对一的认知,但其实还有另一种方式,即团体咨询。团体咨询是由2-15名成员组成,在一到两名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面对面的交流,以解决成员们的问题和障碍。
然而,对于不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了解团体治疗是如何进行的,而《心理小组》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一角。
作家兼心理学家毕淑敏以其深入人心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理解,创作了许多备受喜爱的作品。其中,《心理小组》就是展现心理咨询中团体治疗的一面。
《心理小组》原名《拯救乳房》,从名字就可知与乳房有关。书中以程远青一位心理学博士为主角,讲述了她从海外回国后,在一家制药公司的资助下,招募乳癌患者组成心理治疗小组的故事。
小组成员们都是一群有故事的人,他们各自的经历、背景、情感和心理状况都不相同。然而,在面对癌症这个威胁生命的疾病时,他们在程远青的帮助下选择了勇敢面对,并开始了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和治愈之旅。
毕淑敏在书中对心理治疗的描写充满了真实感。通过程远青的视角,她向我们展示了心理治疗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同时,她也通过对小组成员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心理治疗如何帮助人们解决内心困扰,找到自我,重拾生活信心和希望。
我们会发现,在面对问题时,人们常常感到孤独,觉得自己是在痛苦中独自挣扎的唯一人。然而,加入一个团体能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羞耻感,让能力得到释放。在团体咨询中,他们可以互相依靠来实现他们希望在生活中看到的真实改变,这是个人一对一咨询无法实现的。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团体心理治疗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生命、人性、希望和爱的作品。它还探讨了死亡尊严的主题,它的拯救对象并不仅限于"乳房",也是人们最后的尊严——死亡尊严。
作者毕淑敏说:“死亡是宁静和安详的......死亡是我们成长的最后阶段。”然而,在中国,死亡的尊严往往被忽视。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平凡最微不足道的死亡,同样具有尊严感。
生与死是人类存在、成长和发展的一部分,死亡是最后的礼仪,任何一种死亡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敬畏。就如书中安疆老人的死:“安疆就这样安静得仿佛空气一般平静地走了。死亡被她演绎成了一泓秋水,在这冬末春初的夜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