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最早见载于《战国策》。苏秦游说秦惠王时曾提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这里的崤函一词开始流行,并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崤函指的是崤山和函谷关的合称。崤山位于河南新安,是一座险峻的山峰,而函谷关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之一。函谷关以其地势险要,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这两个地名的合称崤函,指的是崤山和函谷关所在的区域。
广义的崤函则包括了崤山和函谷关所在的全部区域,东至河南新安,西至陕西潼关。在唐代,崤函古道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交通路线之一。除了发达的水陆交通体系外,唐代诗歌的产生和传播也与崤函古道密不可分。据统计,唐代有四百多位诗人在崤函古道上创作的诗歌多达1300多首。崤函古道与唐代诗歌相得益彰,互相成就。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作品中向我们展示了崤函古道的宜人风景:“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郭。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他的诗句中描绘了崤函古道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白居易还在《出关路》一诗中表达了他离开朝廷的感伤之情。而李世民则用“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来表达了他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杜甫在经过楚坑时愤而作诗,谴责项羽当年坑杀降卒的残忍行径:“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临亡犹自叹,颈血污苍精。”这些诗句展示了崤函古道在唐代诗人心中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崤函古道全长五百余里。本书按照诗歌所涉及的地名,将其分为12个部分,包括潼关、灵宝、寿安、渑池等地区。此外,还有一个专门介绍古道景观的部分。本书共收录了128位唐代诗人共计434首诗歌,并附有必要的注释和诗歌背景、意境等信息。通过这些诗歌作品,读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人为后世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沿着书页,如同漫步在当年的古道上,感受到美丽的风景,并对世事无常有更深的感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