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令我深感失望。它仿佛是为秘鲁政府宣扬的一篇官方报道:“我们这里有一位伟大的女权主义者、社会活动家、思想家。”然而,双方都对女权不甚了解,更不用说对女性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在这本书中,略萨写了保罗·高更颇具病态的一生,好让自己可以通过书写另一个艺术家来满足一种无害的糜烂艺术人生的幻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略萨的水平也仅仅比《月亮与六便士》高出一些。对于高更的描写,并没有掩饰他强奸土著未成年少女、骚扰朋友的妻子、得知自己患有梅毒却毫不在乎而继续纵欲的行为。这些行为档案上略低于底线,甚至连略萨也懒得为此加以辩解(当然也不会批判)。如果书中的弗洛拉特里斯坦女士知道她的外孙有这样的行为,肯定会在坟墓里给他一耳光。不过,这种平视的视角值得一提,没有过多地赞美艺术家的伟大,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开了口胶的偏执狂来写传记,这样的笔触无疑是作者对传记主人公最大的慈爱。
至于弗洛拉的部分,实在让人感到郁闷。略萨非常努力,但所描写的角色如此虚浮而空洞,简直就像《奥本海默》一样毫无意义。尽管堆砌了大量的生活细节,但却没有足够的内核来支撑角色的塑造。历史细节虽然很多,但难以还原出真实的社会全景。传记作者反复地拿维基百科来描述她,比法医记录尸体还要详细,但却忽略了她全部的精神生活。写到后来,略萨似乎也厌倦了这个角色。开头时,那句清晰的“安达露西亚女人,你今天开始要改变世界了”充满了野心和动力,但后来却逐渐模糊退化,如同一幅被作者逐渐厌倦抛弃、蒙上灰尘的肖像。略萨笔下的弗洛拉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努力接近那个虚无的“活跃坚强的社会活动家”的形象。她虽然急躁但充满慈爱,乐于求知但也有自卑的时刻,坚定又同情。因此,看到略萨引用她歧视黑奴的日记却马上让她忏悔“弗洛拉,你竟然歧视那样可怜的人,当年是我自己思想的狭隘啊”,实在是太荒谬了。这样呼唤一位真正思想上的圣母的做法,对于留下弗洛拉特里斯坦真正的形象有何益处呢?即使她是一位种族歧视者,难道就会否定她主张的人道主义吗?这一细节恰好展示了很多可悲之处,即她可以意识到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但毕竟她是一个真实的人,很难意识到白人对少数族裔的压迫和歧视。这样微小的自省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风貌。在描写曾经的妓女、工人、童工们在恶劣环境中的生活时,略萨努力地压抑自己的同情心,试图唤起人道主义关怀的火花。然而,最终由于缺乏真实的细节而熄灭,只留下令人窒息的煤气味。略萨努力地加入了一些女性情谊的描写,但由于完全无法将整个角色串联起来,这些描写显得非常生硬。对于男性作者来说,书写女性确实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另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是,在百度搜索“弗洛拉特里斯坦”时,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一个知乎男士努力反驳弗洛拉特里斯坦不是马克思的精神导师、马克思没有照抄她的口号的文章。这位博主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先吃了白男人的二手屎,然后努力写一篇小作文来捍卫马克思在黄左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形象。正是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女性主义和种族文化间的思想应该平等的呼声如何被消声。而我个人也是通过一本表示“对女权革命的另类解析”的白男性的书,才开始了解弗洛拉特里斯坦,发现我对这位女权革命先驱、充满激情的社会活动家、具有先知性思想的女性一无所知。如果她是男人,那么她一定活跃在各类教科书和科普书中。然而,此刻她只能在历史中被埋没,等待我们这些后来者来重现她的故事,重现她的思想。书写和发掘是为了防止女性的声音被男权社会抹去,是为了对过去的纪念,更是为了从思想中采取闪光,朝着未来前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