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铁论》和《论衡·对作篇》中引用的孔子的名言:“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中国史家有两个优良传统:一是坦诚直接地书写历史,不回避任何问题;二是不迎合当时的潮流,而是注重后世的理解。然而,我认为,在推动“五四”时代那场重大思想运动之前,有一个关键的前提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用理性来说服人们,用逻辑推理代替盲目的伦理教条,打破偶像崇拜,解放个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开创合理的未来社会铺平道路。
然而,罗素却主张西方人能教导中国人的并非道德和有关政府的伦理准则,而只是科学和技术,更准确地说,只有科学方法。相反地,西方人反而应该从中国人那里学习“正确的生活目标观念”。总之,在“五四”新思想运动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传统的儒学和道德因受到西方功利主义、不可知论、实验主义以及中国汉学考据学的联合攻击而受到质疑。之后,欧洲的直觉主义和唯意志论则增强了宋学(理学)的影响力,引发了多次论战。这些论战又导致对自然主义的批判流行起来。在这一主流思潮中,中国的历史、典籍、宗教和文化都经历了根据不同体系进行的批判性重新评估,而在无休止的争论中,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情况。
综上所述,推动“五四”新思想运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估价,以追求新文化的创造,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同时,在面对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优势时,我们不应乞求道德和政府伦理准则的教导,而是应更加注重科学方法,并从中吸取正确的生活目标观念。这个时期的思想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重评,涵盖了中国的历史、典籍、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由此引发了复杂而激烈的争论。这些重大变革不仅影响了那个时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