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分为294卷,约三百多万字,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书中引用的史料极为丰富,引用前人著作322种,保存了很多现在已经看不到的史料。它对之后的史官创作、中国的历史编撰、文献学的发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价值。
但对于已经在高中抵达文言文水平巅峰、然后不断下坡的我来说,现在再读文言文已经很困难也很枯燥了。想要读懂《资治通鉴》,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跟着好老师的讲解来读。
坚持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作家——熊逸老师所著的《资治通鉴熊逸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向这部巨著的新途径。他用现代的视角、生动的解说,将《资治通鉴》重新演绎。
新近出版的第三辑涵盖了《资治通鉴》秦纪三,以及汉纪一至汉纪六的内容,涉及到秦末汉初这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熊逸老师用260个引人入胜的提问为引子,结合《资治通鉴》的记录和其他大量史料进行剖析,深入浅出地作出解答,使得历史的复杂事件变得清晰易懂,带我们领略秦亡汉兴的恢宏历史。
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争霸、鸿门宴、霸王别姬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资治通鉴》中是如何记载的?
秦二世是怎么做皇帝的?刘邦年轻时是个怎样的人?李斯是怎样被斩草除根的?吕后是如何一步步扩大权力的?……
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
这些问题对于喜爱历史的人来说都是颇具吸引力的。
例如书中对于李斯生平的描述就很有意思。
我们知道他从底层小吏爬到丞相高位,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为秦制定律法,巩固政权;另一方面,他也是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仅因为嫉妒、害怕秦王重用韩非子而诬陷他,并将这个一身才学的同门师兄弟毒杀,而且在秦始皇死后,他为了个人权位,和赵高沆瀣一气,矫诏乱政,扶无用的胡亥上位,导致秦国快速走向灭亡。最终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与奸人赵高为伍,最终也为赵高所害。
熊毅老师的《资治通鉴》中李斯与赵高明争暗斗、想在秦二世面前扳倒对方的桥段写得特别精彩,将阴谋、话术的前因后果和重点都分析得清晰明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书中还借用词人宰相韦庄和晚唐诗人胡曾也的诗来评价李斯的死。
“临刑莫恨仓中鼠,上蔡东门去自迟。”“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这也是作者对于李斯的评价。没有同情,只说他是咎由自取。既然早在年轻时就已经领悟并践行了老鼠哲学,就该料到自己将走向老鼠哲学带来的绝路。而李斯本也可以在功成之时选择身退,但他因为贪恋富贵,才落得这个下场。
当然也有人更关注李斯在秦国一统天下起到的重要作用上。这些多元的观点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总之,熊逸老师版的《资治通鉴》为我们提供了生动、深入的历史学习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的思维。这本书帮助我们通过一个现代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得对历史的探索变得更加有趣、富有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