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吴冕写的《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这本书,我越来越后悔,过去怎么能那么外向浅薄。后半生,我要尽力去做一个内向的人。
内向人的好处太多了!他们就像一座未开采的金矿,外在沉静,内里却闪闪发光。内向看似是他们的劣势,其实反倒是征服别人的利器。
全书共12章,对内向人的心理性格特点,到情感表达,再到职场应对技巧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把实用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和翔实的案例结合起来,金句频出,见解独到,值得反复阅读。
越读就越想做一个真正的内向者,因为内向者的优势实在太多了。
一、拥有乙酰胆碱式的人生,距离梦想更近一步
什么是乙酰胆碱式人生?
内心的人喜欢安静,是他们自己生理上的特点决定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多巴胺,内向者和外向者对它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外向者需要更多的多巴胺才能够满足。因此,他们更喜欢喧闹,喜欢惊险刺激的活动。而内向者不同,他们对多巴胺的敏感程度比较高,只需要一点点多巴胺,他们就能够非常的愉悦和兴奋了。所以说,内向者更喜欢安静一点的环境,不愿意受太多的刺激。大脑血流通路内向者更复杂、更长,更容易进行回忆、推理、处理问题等等。
在大脑血流通路的神经递质方面,外向者主要依靠多巴胺,而内向者主要依赖乙酰胆碱。这种东西能够让人保持长久的专注,并且它与人的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胰腺胆碱缺乏,人的认知功能就会出现障碍。比如患了阿兹海默症。胰腺胆碱水平会显著下降。
也就是说,外向型人格,他们所追求的就是多巴胺式的人生,简单思考加快速行动,而内向者却是乙酰胆碱式人生。凡事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去表达和行动。
持久的专注,加上深思熟虑,加上认知水平的提升,实现梦想,可不是更容易一些吗?
书中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成功人士当中,性格内向者所占的比例竟然高达七成!
生理原因是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持久专注的能力仍然可以通过后天的习惯培养改进提升,就像内向者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变得更善于与人交往一样。
我年轻的时候,做事总是不能持久,干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的热度,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切换频道,熟悉新东西上。就像到处掘井,却从不专注深挖其中一个,所以,没有那一口井能够出水的。
余生学着去做一个持久专注的人,也许距离成功就会更近一步吧。
二、慢热型的交往,能筛选出最真诚的朋友
所有的人都会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但这个世界的事实就是总有人会不喜欢你。
日本心理学家华泽紫苑提到过一个好感的1:2:7法则,也就是说,在你遇到的十个人当中,其中必然有一个人不喜欢你,甚至会讨厌你,还有两个人会毫不犹豫的喜欢你,支持你,另外七个人对你没有什么感觉保持中立。
所以,不被人喜欢,实在不是内向者应该担心的问题。
内向者慢热,脑回路比较长,遇到什么事情反应也慢。这种看似比较迟滞的反应,多数时候反而会帮助自己,增加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安全感。因为那些太着急太快的关系,往往难以持久,因为没有人能那么合拍。在交往中慢一点,正好可以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对方,别人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了解自己。
真诚从来不嫌晚,真正想靠近你的人,总是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和你在一起。真正好的关系,慢一点又有何妨。毕竟,时间才是检验两个人关系最好的试金石。
三、内向的人,一个人待着就能充满电。
充电,先修炼自己的气场。首先是避免低权利语言如:“我觉得我可能……”“特别不好意思……”“实在对不起……”,过分的礼貌不是谦虚而是自卑。还有“我不是很确定,但……”“这样说可能不合适,但……”这种话透出完全的不自信。话少,但是可以很厉害。深思熟虑过的话,常常是能说到点子上。
其次要注意肢体语言。持续的目光让人显示自信。如果你实在不想看对方的眼睛,可以注视对方鼻子和眼睛中间的小三角区域,这样对方也会感觉你在看他。站立的时候要打开双肩双臂开放不要拘谨。
充电,在处事中要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个人,拥有别人无法替代的能力。我单位里有一个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虽然平时里他不怎么与人交往,沉浸在自己信息网络的钻研中,但实际上,每一个都很尊重他,因为,离开了他,网络技术等方面出了问题,就没有人可以解决了,这就是修炼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内向者的弱势
当然,内向者也有自己的弱势。但是,外向者也许同样存在内。这就是.当面对冲突内心恐惧的时候,如何去做呢答案是: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生活中总有各种冲突,不会因为谁恐惧就不存在。我就是典型的害怕冲突的人。
害怕直接导致我第一想做的就是逃避。委屈去求全,忍气吞声,就当做什么事也没有,这种假装问题不存在就是一种逃避战术,像是一只鸵鸟把头扎进沙堆里,然后外界发生了什么也都不管了。
而另外一种就是讨好。这种讨好是害怕可能出现的冲突进行预防性讨好,那这样即便是发生了什么冲突,也因为提前的情绪付出,不会被对方过度伤害。还有一种就是在冲突的过程当中去讨好,只要冲突,不管对方所说是否合理,自己马上就缴械投降。
逃避和讨好不可耻,只是需要想一想,到底哪些是可以隐忍的,哪些是不能的,分清楚轻重缓急,然后再去进行进一步行动。
但是书中讲到,不论预防性讨好,还是在冲突的过程当中讨好,无论如何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再讨好别人也换不来别人的好。
这句话真是振聋发聩。一味的忍让软弱,换不来对方的尊重和理解。
要认识到不论是逃避还是讨好,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我们要勇于去捍卫自己的利益,不要做一种单纯善良但是却软弱愚蠢的人,即便是牺牲了时间、精力,甚至是一切利益,也要敢于表达愤怒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没有一劳永逸,问题是永远也解决不完了,但是只有去解决才能够只有去面对,只有去解决,然后内心的才能够逐渐的成熟,才能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去磨练自己,才能让冲突更少一些,让问题更少一些。
伪装太累,要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内向者的优势如此之多,真的应该学着去做一个内向的人了。那些所谓的劣势,其实也并不仅仅存在于内向者身上,它只是更普遍的一种现象而已,并且书中已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对的方法,所以,这些劣势也实在不足为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