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我没有错过宿州读书会的这一次共读。骆玉明老师的古诗词课,听过的人才明白其精彩,看过的人也懂得为什么复旦讲课堂的地上都坐满了人。
上学的时候读古诗词必备翻译本,译本即是终点,没有想象,没有画面,读诗词只是为了完成应试要求。而后远离课堂也就等于远离了诗词。诗词是一个庞大的独立的(曾经以为)知识体系,流派甚多类集甚广,想要系统的学习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进行前期规划整理。可预见的复杂繁琐让我望而却步。直至今日,有幸读到骆老师规整提炼后的《古诗词课》,果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香啊!
记录虽然不能定义起源,却可以证明存在。文字是历史的见证,我们不知文化的源从何处,但可以从有记录的文字中,回溯历史的瞬间。骆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学习课程,从有文字记录的西周《诗经》起,带我们领略诗词的魅力。研读诗词并不止在于文字的美妙,更深层次的理解是结合历史的特殊性,深入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时代,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鲜明的认知色彩。深度研读需要相当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才能撑起整个知识架构,透过诗词的本源,模拟文字诞生之初的社会环境,探寻创作的意义价值以及影响力。骆老师用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刻的理解方式,以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梳理出简单明晰的诗词脉络,通过诗词幻古,结合历史基础解意,为我们解疑答惑,同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为何是此种形式被流传,价值观的契合点在哪里,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诗词架构和价值倾向性怎么融合,公共性到私人化的转化是如何过渡的,集体和个人怎样平衡。
我们品读诗词的韵味,幻化意境的美妙,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情绪,探讨升华的人生哲学。整个阅读过程是学习也是享受的过程,如饮美酒,醇香浓厚,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人的一生可以读很多书。有少而习之的课本,有闲散阅读的小说,有慕名而去的名著,有兴之所至也有深造锤炼的答案之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多读书,读好书”。每个人对好书的定义许有不同,但不离根本,可以收获知识、懂得道理、获得启发。读之有所得皆为好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