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收到看到好朋友的信息“没感觉了,还有必要在一起吗”。
我没有正面回答她,只是约她出来聊一聊。
他们两个都是我的朋友,当初爱得如胶似漆,女孩甚至不惜离家出走,才嫁给了这位男士。结果才四五年的光景,两个人居然走到了这一步。
朋友说,这么多年了,找不到爱的感觉了。每天的生活平淡得比白开水还惨白,现在就是搭伙过日子,实在过够了。
最近在读《幸福关系的七段旅程》(以下简称《幸福》),兴许是受了朋友的影响,当我走到图书馆的时候,看到这本书,便直接拿到手里了。正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婚姻里的疙瘩,我内心的恐慌,和彼此心中的渴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的激情似乎已经完全消逝,留下的只有搭伙过日子的无奈。
爱情不在了,只有离开这一条路可走吗?
《幸福》这本书里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很好的见解和解决办法。
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两个人在一起的磕磕碰碰,难免会引起一些争吵。我们是否从每一个争吵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因为造成争吵的原因肯定是意见的不统一,所以在争吵中或争吵后,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才是争吵的意义。但是我们总是在争吵中失控,没办法控制住情绪,进而出现便宜问题本身的轨道,而扩大了问题的影响。
如何让吵架变得可控呢?只需要记住这三点就可以了。
一句老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
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认识的不同造成的理解差异。一定要争出个谁对谁错,只能争到两败俱伤,削弱彼此的感情堡垒。
《幸福》一书的作者安德鲁∙马歇尔在众多案例中发现,尽管夫妻双方常常是一个说得多,另一个说得少,但说得少的人和总是说话的那个人处于同样的情绪模式中,只是他/她更善于倾听罢了。
争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有80%来自过去的经历,例如童年的经历,有20%跟现在的事情有关。因此当夫妻俩为某一个问题争执不下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件事勾起了你们对童年遭遇的回忆。让对方了解你看待问题的根源,可能更有利于对方理解你执拗于此的目的。
争吵总是人们不喜欢的,但是跟生闷气比起来,争吵还可以避免抑郁。
只要每一次都吵有所得,争的其所,争吵就不是坏事。
尽管争吵不是坏事,有没有办法可以不争吵也能解决问题呢?
那就是
人们对爱的理解千差万别,对爱的表达也是各不相同。
如果对方使用跟我们相同的爱的语言,就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不是,那就会比较麻烦了。想象一下,一个日本人对着你说日语,而你一句都听不懂,你能跟这个人过一辈子吗?恐怕连两天都过不下去。
爱的表达也有很多种方式,包括动作,说话的方式等等。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我们对爱的传达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对方爱的语言,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需求,理解对方爱的表达方式。
那么怎样找到对方爱的语言呢?
婚恋治疗师安德鲁∙马歇尔博士认为,使用“我最觉得被爱的时候是……”和“我最常抱怨我的另一半从来不……”句式来了解对方对爱的理解。当对方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的时候,爱的表达方式变得清晰明了。
当我们了解了对方的需求和表达方式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对方的某些行为无法忍受了。
我们对于婚姻的初步理解多数是从父母的婚姻关系中传承下来的,但是又不会完全适用于自己的婚姻。如果父母婚姻幸福还好,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我们的婚姻生活往往能会遭遇更多的不幸。
有人说过,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幸福。
我们遭遇不幸福的时候,总是试图去改变别人,因为那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常常会令关系更加紧张。因为谁改变,谁痛苦。
改变自己,痛苦,但是收获最多
所以最正确的方式是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并不意味着委屈自己来满足对方。
改变自己是指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和交流或表达的方式。而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学习对方爱的语言,学习如果建设性的争吵,学习修复彼此间的情感联结,自己内心会得到抚慰,大部分情况下,对方也会体会到你的改变,为之动容。
通过学习,亲密关系重新走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幸福指数随之提升。
当没有感觉了,尝试一下改变,你一定可以收获比离开更多的东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