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有多少朋友,你总能快速把他们区分开。跟谁可以爬山跳舞,跟谁可以读书做手工,总之就是很容易分类。
但是,到底是谁把人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的呢?
在这本《想和大家一起,也想一个人待着》里,韩国作者沈庭佑就带我们科学分析两种性格属性。
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这一本书中,对性格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内向与外向型两种。这是首次提出两种性格属性。
内向型与外向型的区别是什么呢?
内向型人的社会能量是储存在自己的内部世界,善于独自思索或是专心集中于某件事。而外向型人则是向外发散能量。
这是最为直观和简单的分类方法,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把两种性格属性的分区分开。
我和所有人一样都好奇这内向型性格从哪里来,而外向型性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作者指出脑部的下丘脑,通过参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功能。人需要活动,脑内分泌多巴胺,激活交感神经;人需要放松,脑内分泌乙酰胆碱,刺激副交感神经。
作者还指出内向者与外向者的基因结构也不同。名为D4DR的基因位于人体的第11号染色体上。该基因长度越长,人对多巴胺就越不敏感;该基因长度越短,人对多巴胺就越敏感。
很神奇的科学依据,再也不用羡慕内向型或是外向型,因为基因已经决定了。
那么,先天的很重要,后天培养成为内向型或外向型可以吗?
很难,因为基因的强大性,专家坚信人过了20岁,已经形成的性格就会伴随一生。所谓的改变,只不过是学习伪装了自己来适应社会而已。
在这本《想和大家一起,也想一个人待着》里,作者还带我们探索出内向型的社交方法和生存秘诀,还有MBTI理论等精彩内容。
通过深入分析内向型与外向型的性格属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加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本书给了我们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个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