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为忙碌的四月下旬,我断断续续地用两周读完了第二本George Orwell的书,这次是中文版的《一九八四》,与《动物农场》相比,进展得更快了很多。《一九八四》写得更加直白,看起来像是虚构的但实则描绘了现实,脱离了比喻,袒露而直接地揭示人类社会底层的逻辑。
看完这本书后,我看到一些名人的书评被附在正文之后。一个外国友人和评论家讨论这本书时,外国友人说:“这就是德国纳粹写的书!”而评论家说:“这是写的X时期(作者隐藏时代与国家名称)的图景!” 他们似乎在争夺这一悲剧的原型权。我默默失笑,原型在哪里并不重要,因为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党必将走向灭亡。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梦中出现的这个奥伯朗最终促使他走向深渊。
温斯特在这个庞大体系下扮演着小人物的角色,没有那么多胆子反抗,没有那么多时间思考,但有一些火星子般的叛逆。Orwell似乎用这本书告诉读者,放弃抵抗吧,否则你们将面临与温斯特相同的结局。
这可谓是精神上的切割。在这样一个无法自由行动的社会体系下,奥伯朗毫不保留地告诉你“没有意义,都是为党而存在”。尽管我认为老大哥一派和大洋国都是极其邪恶的,但是将公文包里的那本书所写的和温斯特在奥伯朗家中宣誓的那些话放在一起看,难道它不是另一种精神的钳制吗?到底哪一方比另一方更高贵呢?
很能引起共鸣的一个点在于“精神封锁”。比较一下封锁期间的情况——身体和精神上的任何一种束缚都足以扼杀我。
我越想越绝望,感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下一世我不再来到地球了。
所以,那些仿佛前额叶被切除的童子军小孩儿们,那些只会传唱编程生成的歌曲的妇女们,那些在仇恨周被点燃的狂热人们,他们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福,他们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但收获了无知的幸福。
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