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强调通过改革儒学来打破性别藩篱,并开辟出适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儒学女性主义。作者指出,要理解女性状况,必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入手,并认识到过去性别并不能完全决定地位,具体角色划分更为重要。然而,书中对现代社会女性参与劳动工作如何打破内外二分的性别分工的描述过于轻巧,忽视了女性仍然承担着生育责任,外面的世界难以平等待遇的现实。虽然本书超出了我的知识边界,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是广泛而深刻的。
首先,女性往往以牺牲、风险和付出来铺就男性的成功。儒学世界中,性别角色明确分配,并以“礼”进行区别,将男性与野兽区别开来。儒学重视孝顺父母和延续血脉,然而这种价值观的实践却主要来自女性的功能性角色。这就像有人解释伊朗女性戴头巾是为了反抗美国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一样,男性想要的东西、制造的麻烦往往由女性来承担恶果。
其次,“妇”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对其的延续。一开始,我以为“女”(未婚女性)和“妇”(已婚女性)是完全不同的角色,因为她们所受到的行为规范是不一致的。然而,我很快发现,“女”只不过是“妇”的一个不稳定的过渡状态,因为“只有通过婚姻,女性才能获得女性特质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看,年轻女孩对于“妇女”这个词的抗拒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我很喜欢书中关于妇德女教类文本的描写,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尽管这些文本明确维护和支持男性至上主义,但通过它们的存在,女性作为创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得到了确定,与被语言文字所排斥相比,这是一大进步。班昭的例子具有深远的意义。她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并非只因为她作为女性具备了特殊力量,而是因为她的幸运之处在于多重因素的叠加,包括父权(继承哥哥的志向)、夫权(守节)、皇权(邓太后的支持)。更令人称奇的是,尽管班昭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历史学家,留下了全名,但她并未获得国家授予的官职,反而被后世称为“曹大家”,将她的姓氏改为了丈夫的姓氏。
总之,这本书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它指出了文明往往以女性的牺牲、风险和付出来成就男性的功名与利禄的现象,以及现代社会中对女性角色的限制和偏见。同时,它也深入探讨了古代妇德女教类文本的存在对于女性身份认同的影响。我虽然对儒学了解不深,但通过这本书,我对于儒学女性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