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读书笔记,着重讨论了古典文学的鉴赏与批评。尽管这本文集的篇幅较短,但它集合了作者对古典文学重要理论的理解,比如论述“风骨”和司马谈的学术旨趣等。文章深入探讨了“风骨”与“风格”的辨析,对于读者提供了新的思考启示。
读古典文学时,特别是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批评文章,可能会让人觉得努力徒劳,因为这些话题已经被研究得相当透彻。然而,这正是古典精神的一脉所在——无论是否找到答案,追问意义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即使是在徒劳中寻求答案,可能也是为了接受追问本身的毫无意义。在阅读本书时,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在解读《诗经》中的爱情观和屈原的先圣观时,我起初感到无力。因为这些议题已经被前人研究得很透彻,一旦说出来,除了定论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争议的。这也是我们在读古典文学时常常有的感觉,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探寻真相,但在找到答案之后,似乎已经失去了最终目的。
除了探寻文本之外,介绍文本的社会背景也是很重要的。然而,这种介绍很难深入到文本之中。或许是因为太过关注证据而忽略了对意义追求的退缩和孱弱心态的掩盖。但这正是读者和作者应该去追问的问题。《诗经》中记录的名物制度是对生活场景的再现,而对方位的记载是出于生活和制度的习惯。而人们对歌咏的情感,仍然可以从中窥探到一些东西。乐舞和文字的结合具有指导行动的功能,并寄托着吟咏之情。然而,爱情歌咏肯定离不开诗乐的政教功能,至少是某种因势利导的出口。在批评中,对后世诗歌礼乐失衡所导致的人性压抑趋势的讨论只是点到为止。
屈原对理想中圣王的期望,固然是战国后期思想潮流的产物,同时也包含了对古老记忆的被群体排斥,因为独特的思想和倾向而不为人理解。在群体中失去谅解,漂泊无依,无法放弃对上古圣王理想的崇高追求。然而,他却无法找到可以托付的对象。从汉人的历史观来看,屈原只是固执的人。但这种顽固和固执在诗文中却意外地表现出一种郁结不散的“高贵”情结,最终形成一种特殊的文体。
通过解读中古文学批评,作者对其理解和领悟更加深入,并且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论点。特别是在《“风骨”非“风格”辨》一文中,作者通过讨论刘勰所发展的系统化的风骨和骨力概念与风格的区别,阐述了二者被有意区分的论述。文章中的逻辑推进和飞动的气韵与中古的“风”“风韵”“神”相符。从“风骨”在中古文学中的运用谈起,再通过解析历史上批评家如何混用风骨和风格,探讨了古典文学品鉴的一段案例和批评风格的优劣。
作者通过观察古代美学风骨论的发展历史,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历代的诗人和批评家在论述风骨时,基本上是以性情或辞采与之相连来对举,指称一种雄强有力的作品风貌,并将其与作品风格区分对待。诗人在评价作品时,对不赞同的诗歌流派和作家仍然会承认其风格。然而,对作品中的“风骨”,则有一种对“骨力”的要求。这两者在美学范畴上是不同的,而后者对作品和作家的人格天赋有着更高的品鉴标准。在讨论风格和风骨时,作者展示了敏锐和敏感的一面,让他能够进入古代文艺品鉴的氛围中。
作者还指出:“由于古人不热衷于博大精深的理论探索和边界稳定的概念构造,而好用圆通灵便的言语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注重精确而不是严密,注重即时的证悟而不是条理分明的定量定性,因此在将审美经验普遍化的语言固定方面,往往显得不够,导致一些概念或范畴的界限不清,运用随意。一些概念或范畴的内涵可能很深刻,但逻辑形态不够稳定。”这段话的批评深刻地揭示了古典文学的要务是悟,然而,要达到这种悟难度很大,甚至需要侥幸和机缘。对于无法达到这种奇妙悟性的人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还会走上弯路。
类似的需要悟性的现象还存在于中国宋代文学传统中,这也是作者在《宋人尚淡趣味的根底》一文中讨论的内容。尽管宋代社会风气淡泊实腴,但在建立起士大夫雅致的审美趣味时,却容纳了一种近乎禅悟的内省。通过引用前人对宋代士人内倾心态的研究,作者试图论证:宋代社会似乎在发现人们的内心世界。
作者认为,士人在外在行为上减少的同时,内心自省的能力却增加了。或者说,正因为外在行为的减少,一种搜寻沉郁之心灵的能力得到了大大发展,从而导致了一个冷静思考的时代。在这种由积极行动转向深思熟虑的时代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得幽淡而沉静。他们开始摒弃对外部华丽事物的追求,寻求内心的充实和平和。正如谚语所说:“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迈,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或者说,如果用这个观点来看待一个朝代的社会现象,那么宋代更像是封建社会的中年。然而,宋人的思致特立独行,比常人更加细腻和成熟,因此他的思考在许多时候实际已经步入老年。
作者还对古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特别是讨论了文学史的书写。然而,当今时代的文学批评活动似乎是无用的,甚至不可能复制。从先秦到近代,直到19世纪欧洲的文学史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文学的研究变成了一门学科和一种政治活动。受到这种影响,任何领域的知识都必须回应这个问题。作者的文章沿着历史线索编写,最终涉及到了对文学史编写的讨论。然而,对文学史本身的讨论似乎无法给人带来明确的答案。在最后的篇章中,一切都变得混沌不明。当然,这也可能是另一种未来的开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