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我的手上已经有10年了。10年前我看不懂,这还算可以理解,因为那时我对佛教的了解并不深入。而在这10年的时间里,我读了牟宗三和印顺等人对唯识学的介绍。我本以为这本书是现代人写的学习总结,应该能够理解。但是令我失望的是,我还是没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我看着作者将话一遍一遍地复述,充满了佛教术语和定义,听起来就像在背诵经文。
作者用来讲道理的话我听不出其中的道理所在,总是回归到一些佛学的定义上。然而,这些定义并不能帮助我理解其中存在的差异。如果我带着一个外人来阅读这本书,我将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怀疑:为什么无为和有为有什么不同?佛教和修行的立足点是什么?这种认知上的差异究竟体现在哪些例子和联系上?能否不通过任何佛教名词,直接讲述人的内心世界?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我怀疑这本书纯粹只是一味玩弄名词和概念,而缺少道理的支撑。
举个例子来说,讲解佛教信仰和基督教信仰的不同本来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作者却没有让我觉得他有任何见解。为什么基督教信仰和理性不能调和?佛教只是关注善根而理性则被忽略,这个关系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而佛教中的善根在作者的描述中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道理在其中。另外,共业力这个概念也很明显地缺乏道理的支撑,只是一种概念的摆设。
综上所述,虽然我无法理解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确定它是垃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