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引发了我对于时间和空间排布的思考。在小说中,作者将时间和空间进行裁切,让人们思考着琐碎的日常生活和对于突破日复一日的渴望。人们有时会突然意识到人生之旅可能在某一天结束,但却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如此,大部分人依然只是继续奔波于每天的打工生活中。在这种情境下,阅读成为了一种可临时跳脱庸碌日子的娱乐。
书中探讨了文学创作中“恶”这个相对概念。最近我也对于《扫黑》中的“高启强”这个角色感到心疼,他青年时代遭遇的那种“恶”或者说是在某种风气下,底层社会中想要做善行之人的困境是多么艰难。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他对于顺应恶势力的选择其实是深思熟虑的。
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和衰老的解读,这部分超越了小说的内容本身。原来每个人都被大众化社会的认知所束缚,即使我们意识到这一点,要特立独行也是极其困难的。我们静静等待时光这个刽子手夺走我们生命的一切,而我们又该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人生呢?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朝九晚五的重复劳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人为了养家糊口而劳累奔波,不需要照镜子也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老去,只是一份体检报告就足以让人胆战心惊。然而,下一秒钟,他们又会毅然投入到工作中。多数人只是活着,就已耗尽了全部力量,寻找生命的意义似乎变得奢侈。然而,我们无时无刻不会询问自己活着的意义。
当我看到养老院里的孤寡老人,甚至是有些失智的人们时,我不敢奢望长寿。也许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还能驾驭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享受阳光,伸个懒腰,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去完成一些微小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追求内心的自在,让时光流淌而不留任何痕迹。
作者说,小说中的灯光更像是一盏探照灯,它们被持灯者慢慢扭亮,读者随着光线逐渐变强而能够清晰地看到全貌。这个探照灯,可以用来比喻语言。这个比喻也可以用在人生上。直到最后一刻,时光之灯都会逐渐被扭亮,让我们看清自己一生的足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