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俞敏先生的哲嗣俞寧在美國留學之後便長居異邦教授英美文學文論。以華裔而教洋人學洋文。此前聽過有傅孝先先生。他的幾本文集時時翻看。中西並用。互為表裡。很有意思。俞寧先生倘亦循此徑。想來亦當有可觀。可惜坊間未見其著作。
說來也是有趣。我先讀到的。其實是俞寧的尊翁俞敏先生的書。前些年偶然得了一冊他簽贈給同行李榮先生的語言學論文集。大多數談音韻談詞源的專門學問我是不懂。可俞先生行文遣字間的靈動活潑大大超出我意料之外。
我印象中語言學家的文章。總是平白如話清脆流利的多。比如羅常培先生的《蒼洱之間》。比如王了一先生的《龍蟲並雕齋瑣語》。比如呂叔湘先生的《未晩齋雜覽》。然而這幾位前輩除了學者的身分而外多少還有文人氣質在。俞敏先生的面目則更純然乎學者了。
買他的文集本沒有想過要體味文章之美。想著有他的手跡也多少留個念想。不料拋開專業知識。俞先生的文字京腔京韻上口真是嘎嘣兒脆。黃裳先生《舊戲新談》裡形容小翠花的腔調神氣說“蒜瓣兒就涼水兒。涼水兒就蒜瓣兒。我是這樣想你。”完全可以用來形容俞先生的文字。
隨便鈔幾句以證明我所言不虛:“我乍上高中。念了《狂人日記》。當時就一連重復看了兩三遍。心裏好像堵上了一塊大石頭。好幾夜翻來復去睡不安生。有人吃人。也吃我。怎麼辦。好像讓馬蜂螫了一下子似的。這就是作品的感染力了。四十多年了。可是那篇作品還照常吸引我去重讀。至於那《大鐵椎》麼。連是誰作的我都忘了。”
總得好幾年之後了。才偶然得知俞寧先生寫了一部《啓功論詩絕句憶注》。似乎平常的書名之中添得一個“憶”字。便和平常作注有特出之處。於是買來拜觀。原來俞寧少時嘗侍啓翁數載。習字學詩。都是日常功課。如今俞先生亦入暮境。遂返身回來觀中土之藝文。而此書以啓翁論詩絕句為經。以中西詩學為緯。重吟細把。回味推敲。可稱善莫大焉。
而書名中的“憶”字則落在對啓功及俞敏兩位的身上。俞寧如昔日孔門弟子。父師逝去。空嘆惘然。情不能已。遂憶念其傳詩述學之情境。再一一譜入“論詩絕句”的文本之中。成就一本獨具面目之書。
啓功先生的學與文都是令我拜服的。《啓功叢稿》早就誦讀一過。《啓功全集》挑著買了七八種。尤其喜歡他老人家的自述和講學錄。唯一的遺憾便是他講得太少。也寫得太少。尤其是回憶錄。以他的經歷和學養。完全應該寫成張中行《流年碎影》。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黃仁宇《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