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对于我这种没有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来说非常合适。它使用了大量对话和小说情节使得知识更加生动有趣。然而,我读完后仍然有一些疑问。
首先,我觉得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术语总是呈现出一种现象学的味道,喜欢将一些表征脸谱化固定化,然后归结为一种可类推适用的结论。比如,本书将“孩童自我状态”归纳为一种特定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孩童的特征较为单一且容易归纳。然而,我对将“父母自我状态”总结为规训、“成人自我状态”总结为理智有些质疑,觉得这种总结不够完善。就像一个人在某个时间节点、某个事件中表达出的意外状态,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他进入了“父母自我状态”或者“孩童自我状态”似乎有些过于简单化。同样地,某些精神分析学派将人的各种行为都简化为“lf”或是“lm”,也给人有附会的感觉,觉得有些过于简化了人的复杂性。
其次,作为医学分支,心理学似乎有一种极端崇拜理智的感觉,有些病态。因为心理学要发挥治疗效果,就意味着要恢复人的正常状态,而人的正常状态被认为是绝对理智的。这样的逻辑让成人自我状态的概念凌驾于父母自我状态和孩童自我状态之上。然而,就像休谟在《人性论》中所讨论的,人是知性、道德、情感的复合体,理性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或者只是一种状态。因为时刻保持理智是痛苦的,甚至是违背本性的。在这一点上,心理学与伦理学似乎存在一些斗争。
第三,可能由于篇幅原因,本书更加重视“认识自我”而忽视了“改造自己”。就像九型人格的概念,本书通过一个“我好或不好”“你好或不好”的坐标系来划分人的个性或心理状态。为什么蛤蟆一定要试图从自己的象限走向“我好你也好”的象限呢?书中蛤蟆在开头和结尾的转变过于理想化,完全割裂了原本的形象和个性,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认为,其他象限中的人并不是“非正常”的,即便他们停留在自己舒适的象限中,仍然可以保障自我的人际关系良好。正如作者所言,愤怒的人会通过释放情绪而不会抑郁,谦卑的人能营造更为和谐的环境,悲观的人对所有人有更为清晰的认知。真正病态的人根本不是象限中应该讨论的状态,愤怒可能会演变为暴戾,谦卑可能会演变为自卑,悲观可能会演变为绝望,甚至我好你也好的自信状态也可能变为自负。
以上只是一个门外汉的粗浅感受,希望能得到更多深入的解答。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