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克的《案例研究的艺术》是案例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案例研究的各个方面。首先,斯塔克界定了案例的类型,探讨了案例选择和推论问题。其次,他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分类讨论,揭示了质性研究的本质。接下来,他详细阐述了收集、分析和解读资料的过程,区分了定性和定量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以及所产生的不同结论。同时,他还介绍了“自然推论”的概念,以及物种案例研究者的角色和进行三角验证的目标和策略。最后,斯塔克分析了他自己常用的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并以哈珀学校案例研究报告为例,讲解了案例研究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案例可以是一本书、一个人物或者事物、一个单元。这种思路在现行的大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之前平面性的教学得以立体化。在这个立体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内生性研究方法来研究需要研究、感兴趣的问题,而工具性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问题、困惑。不论是哪种研究方法,都需要辨别和追究最重要的议题。
对于案例研究者来说,设计好的问题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好的研究问题能够既充分又适度地引导观察和思考。任何研究设计都应该包括对概念的组织、对表达预期理解的设想、基于已有知识基础的概念工具和指导资料收集的认知结构,以及向他人展示研究诠释的提纲。最常见的概念组织方式是围绕项目的目标陈述进行。通过假设和目标陈述聚焦,可以最小化对情景和环境因素的兴趣,从而产生论题。论题是与政治、社会、历史(尤其是个体背景)交织在一起的,它促使我们观察和梳理案例面对的问题、情感流露中的冲突,以及人性关怀的复杂背景。
确定论题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步聚焦、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允许这个过程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宽泛的持续研究问题对构建案例研究的概念结构没有用处。此外,论题也不是信息式问题,但可以通过信息式问题来推动论题的发展。
确定好论题之后,可以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方法对案例进行体验式理解。量化研究方法适合解释和控制,而质性研究方法则适合理解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根据研究的对象和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提炼出不同的阅读路径和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在引导读者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时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与作者进行互动。
斯塔克认为,分析的本质是拆解,将我们的印象和观察进行细分,并赋予不同的意义。寻找意义通常意味着寻找模式,即在特定条件下的一致性和对应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案例研究者需要始终聚焦焦点,并一次次回到焦点。
案例研究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描述问题、背景和历史,还要去构建这些问题、背景和历史。撰写案例报告的过程对于其他文体的写作也具有参考价值。可以按照案例的发展时间顺序或传记顺序,逐渐展示研究者对案例的认识视角,并逐一描述案例的几个主要组成要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