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中,作者讨论了人们自毁的动机和原因。他指出,自毁倾向并非天生,而是由后来的潜意识心理暗示引起的。当一个人的头脑找不到出路时,他会易于产生自毁倾向。举例来说,一个富有的人突然意识到无论他用多少钱,都无法获得真挚的感情。他曾经以努力挣钱为信念,但这个信念突然崩塌了,导致他必须尽快找到另一个信念来取而代之。比如,他可能改为“要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然后根据这个新信念持续生活,直到这个信念再次崩塌。但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经常改变自己的信念,因为这会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因此,信念的崩溃对个人来说是个大问题,尤其对唯心论者来说。当考虑到信念崩溃会导致个人自毁的可能性时,有时候“言语杀人”的说法就有些道理了。说谎、阴谋等行为实际上是“言语破坏他人的信念”,使他人迷失生活方向,感到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和价值,陷入精神困境,就像斯塔夫罗金患有的“冷漠症”,使他“想方设法折磨自己,并尽可能让他人感到恶心”。对斯塔夫罗金来说,这就成了他建立的“活着的意义”。一旦这种错误的“活着的意义”在他的头脑中形成,它会逐渐引导人做出不良行为。最终,这些不良行为会违背人们原本认为正确的信念,比如“爱与奉献”,从而产生激烈的冲突。人无法接受和原谅自己犯下的罪行,精神上一直受到信念的折磨,最终导致自毁。自毁是一个有着铺垫和程序的行为,是完全后来产生的。要实现自毁,必须存在引导物、引导者或错误信念的灌输,比如《圣经》中引诱夏娃吃禁果的蛇,或《盗梦空间》中对帝国富二代灌输的信念(Inception)。此外,还有一个非必要的前提条件,即人们感到消沉的时刻。比如,斯塔夫罗金经常感到“空虚”,“无所事事”,“自己做什么都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闲得发慌”等。只有当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满足时,受害者的意识中才会形成错误的“自毁信念”,其后果可能导致自毁。
然后,对三位自杀人物的深度分析是:
斯塔夫罗金因为“谁都不能影响他”的原因,在活着的时候也要给自己建立一个信念。斯塔夫罗金的信念,也就是他的“自毁信念”,是“我要做点与众不同,嘲笑你们的事情,看你们的愚蠢”。比如他会公开“耍弄市长”,在舞会上“突然亲吻别人的妻子”,或者与一个残废女人结婚(反对上流社会和传统)。这些都是他坚持自己信念的外在表现。但是,当他诬陷一个少女偷窃并看到她受到母亲责打时,他并没有挺身作证(这一前序事件与他信念的执行未产生冲突)。然而,少女了解到他的品行不端却心甘情愿被他诱奸,而在他的信念中,他自己成了工具人,成了应该被嘲笑的愚蠢对象,成了需要毁灭的目标之一。而且,按照他信念的逻辑,本应该被嘲笑的“愚蠢少女”最终死亡,他自己也应该自毁。这个事件导致斯塔夫罗金的“自毁信念”崩溃,信念的真面目暴露出来,结果发现这个信念其实是自毁的。最终,他找不到替代的信念,陷入绝境,选择了自我毁灭。
如果斯塔夫罗金没有遇到让他陷入“自毁信念”的事件,他可能会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犯下更多罪行(例如他也杀过几个人),他也不会有自毁的行动。
接下来是基里洛夫的自毁。他的自毁有一点特殊之处,那就是没有外在的引导物,完全是自己思考的结果。他的信念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即“我是神级存在。神唯一无法做到的事就是自杀,而我能够做到,我可以随心所欲,我要证明这一点,从而证明我比神更强大”。他选择了为所谓的正义事业做出贡献的时刻来自毁。也就是说,在彼得欺骗下参与的国内很多秘密小组的事业。基里洛夫的自毁是完全出于奉献,因为他的信念一开始就是以自毁为目的的,他甚至不需要外界事件产生冲突。
最后是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他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的家庭教师,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学教授。他实际上也是死于自毁。他的自毁逻辑相对简单。他的“自毁信念”是“我要俄罗斯一直崇尚美高于崇尚面包”。然而现实情况是,贵族阶层解体,圣像被摧毁,农奴成为主人,这些都与他的理念发生了剧烈冲突。他的思想越来越不被社会认可,个人也被边缘化和抛弃,成为多余之人。但是,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过于固执和顽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所以只能选择死去。
从小说的结构来看,最初陀翁可能计划讨论政治犯五人组如何颠覆国家。而彼得·斯捷潘诺维奇可能是主角。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主角和核心故事都发生了转变,从探讨政治和哲学(如虚无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转变为对人们内部动机的探究。幕后主导者斯塔夫罗金(彼得对他们事业的领袖的幻想)被揭示出来,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剖析。彼得认为,斯塔夫罗金关键时刻的冷漠(虽然这是彼得自己的主观想法)导致了他们事业的核心瓦解,因此,故事的核心转变为对斯塔夫罗金冷漠原因的追根溯源,而不再是关于政治犯的故事。
最后,对于北大教授的分析,我认为他的解释有些牵强附会。作者更倾向于后来的核心故事转变。五人组和沙托夫之类的人并不是信奉斯塔夫罗金,而是奉献于他们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否则,基里洛夫的自毁就无法解释了。我觉得北大教授的理解纯粹是自己过度发挥了。学者们经常喜欢玩一些“创新点”,要么就显得缺乏见解,这是学术界的通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