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春秋》这本书让我觉得很难以写出一个有深度的书评,原因在于多个方面。
首先,在内容上,这本书描述了我从未真实接触过的女性生活的方面。三位主角的童年和原生家庭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重男轻女、物质匮乏、不得不早熟、不得不妥协,不得不过早开始工作,然后在生存的过程中努力朝着希望的方向生活。
其次,在角色上,这本书的角色设定很复杂。雪、春、秋不仅代表着三位女主角,更代表着三对姐妹和三个家庭。书的扉页上郑在欢签了一句“三分天下”,然而我却悲观地认为,三的背后是无数的苦难,我只能模糊地看到这三个缩影。
再次,在情绪上,这本书总是让我感到沉重,以至于我不敢眨眼,害怕错过,害怕流泪。在写书评之前,我简单地回顾了一下书中各位女性的经历,她们的苦不仅仅是三个人啊!大姐被迫结婚,早逝的傻子,老妪在城市里匍匐乞讨以养活三个孙女......在这些苦难中,尘埃比铁更重。
除此之外,在书中郑在欢有朴素的起名技巧。原本想给这本书起名为《3》,后来改为《雪春秋》,分别对应三位女性。她们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们的成长轨迹默契地拼合在一起。大雪懂事了十几年,最终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因为不愿意只被许配结婚。春蓝在家中是上有大姐下有小妹和弟弟的顾及者,为了供弟弟读书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去城市打工。秋荣是年纪最小的,在家里却比两个姐姐更有主见,她不愿意把自己托付给父亲这种不负责任的男人,试图通过掌握一门技能来安身立命。
这三个女人的经历,大雪曾是柜姐,也曾迷茫地成为有钱男人的情妇;春蓝曾踩过缝纫机,甚至妥协地进入了父母包办的婚姻;秋荣做过理发师,也帮人按摩,对男人或者说父权的不信任使她一直坚持远离男女之情。她们在一系列巧合中组成了一个三妹妹的群体,原本生活轨迹不同的人因为美甲而聚集在一起,有的是为了消费,有的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事业,最终集结在一个不再依赖他人的世俗乌托邦——一起开一家美甲店,叫做三妹妹。
大雪、春蓝和秋荣的苦难肯定是由某种外力推动的,然而当我跟随着家族的轨迹望去,我看到的只是更多的苦难。大雪的父亲在妻子连生三个女孩之后最终杀死了那个承诺能生儿子的江湖骗子,而母亲则早早自杀。大雪年幼即承担起母亲的责任,照顾智力发育不全的妹妹和早逝的小妹。春蓝也有两个姐妹和一个弟弟,而所有的资源都优先倾向于弟弟。为了供弟弟读书,她辍学打工,为了为弟弟攒钱结婚,女儿们甚至可以被卖嫁。结婚也有区别,有人追求的是完美的婚姻,而有人只是追求“结”婚,在结了婚之后就万事OK了。秋荣的父亲去城市打工后几乎再也没有回家,留下了三个女儿、一个老娘和他自己的妻子。当妻子病得快要死的时候,他终于舍得开口了,如果你同意离婚,我就把看病的钱给你们。然后妈妈康复了,也离开了,而奶奶去遥远的城市乞讨赚钱。我完全理解秋荣对男人的不信任、对情感关系的质疑以及对找到一门技能让自己活下去的执着。
妈妈逼女儿结婚,对妹妹说弟弟最好,全家都喜欢弟弟。她们有错吗?我不想再探讨这个问题了,因为我不想在追究责任的时候只盯着女人不放——她们难道没有苦吗?
之前我多次提到,我喜欢女性作家描写的夏天。我喜欢金爱烂的《你的夏天还好吗》,喜欢菲奥娜·基德曼的《一路到夏天》。然而,在男作家郑在欢的笔下,三位女主角的名字中包括了春季、秋季和冬季,唯独没有夏季。
在采访郑在欢时,我也问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夏天呢?是因为这个字很难组词吗?又或者是因为夏天太热了,不适合书中女性起始阶段所面临的冷酷环境?”他回答说:“一是因为这个字很难组词,主角起个夏安夏雨这样的名字会显得太文艺了,不符合农民朴素的命名方式。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夏天太热了,女孩子们面临的环境都是非常冷酷的。”
幸好在这冷酷的环境之外,她们仍然奋力挣扎,从冻土中挣扎出热意。在故事的结尾处,我终于看到了初夏的萌动。在三姐妹的美甲店里,那里是她们的乌托邦。“我们的店叫做三姐妹,我们只给自己打工。我们正准备开分店,你快来吧。”
非常感谢你阅读到这里,如果你有任何想说的,欢迎给我留言。
公众号:饼崽PowerBank 扫描二维码可以进入公众号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