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内容写得更有深度
在这个段落中,作者介绍了商偉先生的学术背景和他所著的《雲帆集》。商偉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和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他的学术经历和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大的时期。他回顾了追随林庚、袁行霈、韩南等人学习的经历,并反映了当时北大师生间的学习风气。
在这个段落中,商偉先生描述了当时北大师生对学习的狂热程度。他们不仅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课外书上,而且晚上还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樓道里安静地坐着读书。他还提到了曾经担任助手的林庚先生,以及北大校方为了方便学生开设的通道,连接图书馆和学生宿舍区。虽然开设通道给林庚先生带来了麻烦,但学生们每天在图书馆读书到深夜确实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商偉先生提到了当时对学习和新知的渴望,以及社会整体的学习风气对时代发展的推动。他还回忆了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遇到的导师韩南先生,以及韩南先生到中国面试哈佛燕京学社候选人的经历。在火车上,他和一整车的大学生轮流交谈,一方面是想了解美国大学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锻炼英语对话能力。
商偉先生回忆了他在北大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生活,和现在工厂式的研究生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描述了研究生教育当时是如何手工作坊式的,每届中文系的研究生不超过十几位。这种制度有局限,但好处也不少,比如师生之间可以走得很近,交流的范围也不限于课堂。他还提到了跟袁行霈先生攻读中古文学的经历,除修课之外,就是读原典,从三曹开始,一家一家地读下去。他们去过许多老师的家,有时就是去聊天。当时的老师不像现在这么忙,与学生交谈也不是负担或例行公事。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亦师亦友,关系密切而且平等。
商偉先生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如此纯粹。一方面,当时严峻的政治关系已经结束,老师不再担心学生举报和批斗;另一方面,体制化、职业化和商品化时代还未到来,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师生关系没有太多的利益和利害关系介入,也不会受到项目资金的牵制,更不会成为人身依附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特殊氛围中相对容易,往往像忘年交一样密切而平等。
商偉先生提到了除了上课之外,师生之间无用的对话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下一代的学术人。他还描述了跟袁行霈先生的对话,袁先生会拿起一本碑帖或画册,讲他最近读帖读画的感想。商偉先生从这些对话中获得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印象,即文学、艺术和思想之间可以相互呼应,使他相信学术可以带给他自由翱翔的天空。
最后,商偉先生引用了簡體中文版序言中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来自远方的呼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学术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