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首先从剖析人需要爱的原因开始,深入探究爱的产生和本质,并将爱的对象分为兄弟之爱、母爱、性爱和对上帝的爱。在详细叙述何为爱、如何爱之后,书籍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下人如何异化,试图通过理性的成熟爱的实践来克服西方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孤独问题。
然而,在阐述爱的定义和特性时,书中的内容显得过于陈腐和落后,无法与当前性别平等和性别探讨的进展相提并论。尤其是对于母爱和父爱的定义,过于刻板且遵循父系社会的固定规则,令人不太认同。此外,书中关于爱能够解决社会生产力进步所导致的结构性问题这一观点也难以令人信服。
在对爱的定义展开讨论时,作者过于热衷于给爱下定义,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对“怎样的爱才是最好的”这种普世价值的一种陈述。尽管很多渴望拥有稳定两性关系的人可能赞同作者关于“爱是尊重、关怀和责任感”的观点,但对于我来说,这种定义仍然过于模糊和莫名其妙。在我看来,爱是一种感情导致的能力,是一种在特定人或事物的影响下产生的情感。爱并不需要被定义。
书中对于母爱的叙述和定义已经有些过于神化和赘余,试图以最纯洁无暇的方式描述一种爱,事实上扭曲了其本质。在每个章节中,对于与母爱区分的其他类型的爱的描述都以相似的定义为基础,并将母爱设定为无条件的、封闭的、不追求私欲只期待对方成长的爱。这种定义本身过于理想化,因为尽管母爱被定义为最奉献性的爱,但在对自爱进行讨论时,又提到“无私的母爱的付出,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奉献让母亲免于被责备的行为方式”。这种观点试图将无私的爱他人定义为一种不自爱的行为,同时要求母亲像对待他人一样爱自己。这种论述实际上是一种对实际情况的虚伪臆想。
然而,在对上帝之爱的解释和定义上,作者的观点极为透彻。他通过对父爱和上帝之爱本质的洞察,发现压迫下产生的结构性服从和爱慕竟然可以被转化成“只要顺从,就能得到父亲或上帝的爱”的真理。这种信仰可以转化为爱和正义,通过压迫个体来使其成为信徒,这种宗教爱的转化真是一种艺术。作者在书中还对一神论和偶像崇拜的本质进行了详实有趣的描述,并提到了矛盾逻辑论等有趣的观点。然而,最终他又回到了他最初的完美无缺的爱的定义,并试图将上帝的爱内化为对善行和美德的爱,继续要求人们追求并学习这种爱的能力。他还试图将对上帝之爱和父母之爱重新联系起来,将家庭这个最小单位的社会结构与宗教叙述融合在一起,这种做法显得有些牵强。
最后,在探讨西方现代社会对爱的瓦解时,作者仍然沉浸在他对个人爱的定义的信念中,仍然无法跳脱父母和孩子关系的限制。他将爱的投射和移植说成是不成熟的人的精神紊乱行为,并对人类的情感追求、情感欣赏和情感置换行为进行了一刀切的虚伪评判,显示出他在爱的体验方面比较单薄。而在书中的“爱的实践”一章中,作者又突然写道“爱是每个人都只能亲身经历并从中获得的个人体验”,这使得这种一厢情愿的叙述再次走入死胡同。既然作者已经承认爱是独特而个人的体验,需要每个人亲自实践,那么为什么还要生发出那么具体完整的“正确的、非病态、非精神病的爱的定义”呢?最后,作者试图用艺术需要规范、专注、耐心和最大关注来代替如何习得爱,这种做法更是错误的。即使爱可以被称为一种艺术,学习爱的艺术绝对不可能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简单。
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政治学、社会学和神学等方面的见解和剖析非常深入且独到,初部的讽刺描写对大部分人认为的爱的激情和冲动具有趣味。书中对心理层面SM的分析也恰到好处。然而,由于作者过于关注特定方面的刻奇,导致他在谈论爱本身时显得肤浅和缺乏包容性,甚至呈现出一种苍白的单一。尽管对于追寻上帝和西方二战后资本主义异化人性的讨论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但整体而言,这些观点仍然浅尝辄止。对于爱本身,这种赘述是不必要的,爱还是应该自行感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