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数以十万计的东北军和东北人民被迫南下,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困境。其中一首歌曲《松花江上》从北方传唱到南方,唱出了无家可归者的苦衷和悲愤之情。国立中山中学的校歌也在师生中流传,歌词中表达了对家乡的留恋与忠诚。
国立中山中学成立于1934年,收纳了大约两千名东北流亡学生。随着抗战的发展,这所学校先是从北平迁至南京,再经过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撤退到西南地区。千名师生在大半个中国范围内徘徊流离,他们始终坚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齐邦媛在《巨流河》一书中详细叙述了这段国家破败和流亡之路。
齐邦媛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国内正处于军阀混战和日俄对东北侵略的时期。张作霖三年前在铁路车站被日本人炸死,而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沈阳。无数东北人民毅然站了起来进行抵抗,但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东北地区沦陷。齐邦媛的家常常接待来自东北的革命志士的亲属和学生,她童年时记忆中有一位叫盖的小兄弟告诉她:“不知道为什么,我爸爸的头挂在城门楼上。”这个幼小的口述承载着家国之仇恨。许多来自东北的学生在她的家里吃着家乡的菜饭,同时也流下了泪水,其中很多人一生再也没有回过家。他们为了家国将自己的身躯埋葬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
她曾在书中写道:“战争血淋淋的大刀切断了我虚弱的童年。”卢沟桥战火四起,日军炮击无所顾忌,每天早晨出门后,人们不知道是否能够安然回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警报声总是响起,紧接着是飞机的轰鸣声、炸弹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死亡就在每个人的窗外和道路上。
在那些艰难困苦的抗战岁月中,无数学子将内心对国家积弱的不满、对日军侵略的痛恨、对山河沦陷的悲愤,化作壮志高呼:“中国不亡,有我!”他们像杜鹃一样,以鲜血唤起了全国人民的怒吼。多年后,这些人散落在各个地方,生死未卜,但齐邦媛依然会记起他们,回忆起他们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家的壮丽场景。她会想起南京大屠杀的悲痛,想起誓死保卫领土的壮丽场面,想起当时数十个合唱团齐聚,同声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那一幕。每个人都充满热血,眼泪从未干涸过,那些孱弱的身躯中竟能发出那样震撼人心的怒吼。
然而,抗战胜利后,她并没有实现回到家乡的愿望。她在序言中提到,这本书写的是两代人从巨流河陷入哑口无言的故事,后半部分则是她在对岸追求文学事业的旅程。她的一生被战争和文学所贯穿,年轻时的热血和坚韧,以及对纷争的困惑和恐惧,使得她不愿意牵扯政治。尽管今天读来,可能会引发重重争议,但她本人在人文精神中找到了自我和谐。当她回到大陆探望一个已经病重的朋友时,她的朋友在病床上微弱地为她朗诵诗歌,恰巧是杜甫的《登高》:“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五十年的光阴飞逝,再次见面也即将别离,她俯身在床边,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但与父母相比,她已经幸运得太多了!她的父母安葬在海边,她的父亲曾经说过,往前看就是东北方向,海水流向渤海湾就是大连,也就是回家的路。然而,尽管她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如此强烈,他们夫妇俩也未能踏上故土。那条难以跨越的巨流河最终将他们生死隔离。而她在大连海边公园的石阶上连着坐了两天,静静地望着海浪奔涌融汇,将两岸连接在一起。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终有一天,正如歌声所唱,众多的河流汇聚成海,再不分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