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华夏》是许倬云先生较有深度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与他之前的作品《万古江河》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许倬云先生运用考古和地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系统地划分了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从而形成了“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和“世界的中国”的概念。
对于这个划分,最早是由梁任公在《中国史叙论》中提出来的,而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了这个概念。在《经纬华夏》中,许倬云先生最初打算将该书但后来改变了想法,于是另外命名了这本书。然而,这两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仍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除了正文部分,该书还包括两篇附录:“余白”和“我的学思历程”。这两篇附录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导读的功用。在“我的学思历程”中,许倬云先生回忆了自己的自学和求学过程,描述了他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他的学思历程与传统的中国史学有很大的区别。他认为历史的演变是一种渐变的过程,没有进退步,而是不断变化的。他还强调了地理在历史演变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个人、制度和文化是决定历史演变的重要因素,而地理的影响最为重要。
《经纬华夏》和《万古江河》都展现了许倬云先生的上述观点和治学思路。因此,在《经纬华夏》的扉页前放置了一张地图,即“华夏文明三大核心区地理分布图”。这个设计安排非常合理,因为许倬云先生的写作方式更像是在俯瞰一幅军事地图,或者更形象地说,就像嬴政在玩泥巴一样,建立了七国的整个“沙盘”模型,让人一目了然、洞察一切。与此同时,许倬云先生的视野更加长久,他不仅看中国时使用真实世界的眼光,而且对华夏范围内每个时期的变迁也使用了“大历史”的时间概念。
这本书中的第十五章“从委曲求全到全面抗争”是许倬云先生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在这一章中,他描述了那段困难时期的壮士扼腕、热血沸腾的情景。这种情感在之前的《十三邀》访谈中也可以看到。虽然许倬云先生已经是如此高龄,抗战时期的困难早已过去了很久,但每当再次谈论那段历史时,他仍然时不时会感到哽咽。
在第十六章“在中国,人们的生活将在小社区中展开,大家互相认识,可以一起决定和处理自己相关的事务。这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兼备的理想,是许倬云先生在经过对古今中外历史的综合比较和沉淀之后产生的一个“模型”。个人虽然无法完全同意,但似乎也无法想象出比这更好、更温暖的梦想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