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这本书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仿佛我与上野老师就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在午后的时光里相遇,我边读书边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
过去,上野老师虽然也会讲述一些自己的事情,但她始终给人一种学者、教授的形象,让我感到有些疏离。我带着一些困惑与迷茫,跟随着她的指引前行,她更像是我的引路者。但这一次不同,她像是与我携手同行的人,也像是一位亲密的朋友,内容细碎但却亲近。
书中有一些我初读时感到震撼的点,比如在第一章中,上野老师说道:“怀着终将消失的了然,我继续使用着母亲留下的紫花地丁香水。说实话,失去一个赐予我生命的人,让我感觉如释重负。阻挡死亡的屏风消失,我在露天的荒野里,获得了踉跄行走的自由。”这段话让我吓了一跳,因为最近几年我经历了几次亲人的离世,我自己也在与死亡的关系中徘徊。一开始,我试图寻求安慰和理解,但后来我发现这始终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无法与任何一个人取得共鸣,即使是我自己的母亲。
最初我无法理解这种豁达和通透的心态,也很难想象它。直到我自己面临着可能要接受手术的情况,我再次回头看到了这段话,以及上野老师后面写的:“到后来,我突然明白,自己无法对母亲的人生负责——反之亦然——这位与我关系匪浅的女性走完了她的一生,尔后,我在紫花地丁香水的香气里为她服丧。”是的,我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最近几年,我总是扮演着提醒大家注意健康,督促家人去复查的角色,我把这看作是自己的使命,尽管我并不知道是谁给我这个任务。逐渐地,我开始放下一些执念,对人和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成长,就像上野老师所说的“踉跄行走的自由”。
上野老师在书中提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故事,例如接受父亲的安排、“明明对社会一无所知,却因为看了太多书而对人生感到倦怠与失望。”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起来,因为这恰好就是我高中时代的写照。我曾经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在高中时期,我做了一些叛逆的事情,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相信自己一定与他人不同,但到了现在的年纪,我不免会感到挫败,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这样的想法仍会不时浮现。或许每个人在高中时期都曾有过类似的情绪吧。
上野老师写道:“世上大概也有无法创作出作品的孤独灵魂,创作作品这件事也未必有价值。他的话很符合精神科医生的特质,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安慰。不过,要孕育出作品,确实需要先积累,才能让自己内在的经验发酵、沉淀。而这些,都是独自一人才能完成的、孤独的作品。”她还说:“我虽然没生过孩子,却明白这种感觉。怀抱思绪的种子静静等待。随着时间的堆积,种子慢慢发酵、成长。或许最后会生出鬼娃,但那也是我孕育的作品。”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回忆之所以美丽,或许也是因为,它终将腐烂。”这样的话语让我感到安抚。当我骑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思绪冒出来,我抱着这样的思绪等待着,也许最后什么都没有产生,也许产生了“鬼娃”,但它们都是我孕育的“作品”,这样想来会给我带来安慰。
上野老师在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她喜欢的事物,比如浴缸。她在书中花了七页半的篇幅来讲述浴缸这个话题,让人心动不已。还有浴盐、桧叶油等产品,看得人心花怒放,充满了期待。另外,她还提到了被别人弄头发的感觉,这让我想试试去日式美容院体验一下。
她还提到了热爱樱花的心境,即使在忙碌的时候也要抽时间去欣赏樱花。我仿佛能够理解这种心境,那是一种一年只有一次、短暂而又美丽的景象,因为樱花已经凋零,所以这种美更加被放大了。
我们的人生大概就是由这样的事物构建而成的。
最后,我想起了上野老师的第一本书,《一个人可以在家告别人生吗》。书的后半部分让我不禁想起她所说的话,她想要构建一个弱者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的社会。她对老年人的想象,可能也是对于我自己的未来的想象吧。她说:“身体上的小毛病不少,一边调理,一边磨磨蹭蹭活了很久……”她还说:“在一个人的午后,也有微小的喜悦与幸福。放弃和压抑也是一种奖励,只有努力活到最后的人才能品味到生活的滋味。这本书就像一颗漂流到阳光下的小石头,我将它捡起,想要送给你。”
在红叶即将遍布大地的时候,我读完了上野老师的这本《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后记的末尾写着“樱花绽放之时”。樱花虽然短暂却绚烂,但它将久久留存在人们的心里,这本小书易读有趣,同样也会久久留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