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老师的《可能性的艺术》是一本对政治学进行通俗介绍的畅销书。与包刚升老师的《政治学通识》相比,这本书的干货和知识更为有限,但其独到之处在于介绍了不同国家经历的政治变迁及其背后的原因,因此可以比较政治学的任务在于在差异中寻找规律,而如何进行比较则应该根据不同国家的政体程度和国家能力这两个标准。政体的比较涉及到当前的国际体系,即欧美国家成为世界霸权并引起全球对其发展模式的借鉴。在这种影响下,民主化成为一个浪潮,但在“第三波民主化”之后,似乎出现了民主的衰退,民主制度也走向伪善或名存实亡。
作者通过三个例子展开了对民主转型的反复现象的分析。首先,法国大革命在大规模社会动员下产生民主执政者,但这些执政者却限制了政治自由,打压反对者,压缩政治选项,从而取消了社会的多元性。第二个例子是埃及,在该国多元社会结构下,极度对立的观点进一步加剧了分歧,这种情况下需要各方保持克制以避免社会过度撕裂。南非的转型则是一个积极的榜样,即胜者保持宽容,失败者保持耐心。
然而,实现民主制度并不一定能保证民主社会的治理绩效。换句话说,民选产生的政府不一定是“能干”的政府。这就涉及到国家能力这个维度。没有足够的国家能力,社会稳定无法维持、人民的权益无法保护、经济发展无法促进,其他势力也会介入政治过程并导致割据的状态。
从历史维度看,战争促使政治权力从蜂窝结构走向金字塔结构,进一步倒逼政体形态的变革。中央政府通过建立常备军、中央财税体制和官僚行政体系等加强国家能力。中国的国家建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而西方国家在1500年后逐步转型,但仍受到教权和商贸阶层等势力的制约。此外,社会运动也是促进国家建构的一股力量,正是民意的要求使得美国的联邦体制不断转向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
关于如何协调民主与治理能力,作者认为民主的价值与时间的厚度有关。民主是一种公共决策程序,其质量取决于参与者的判断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尽管某时刻的判断可能导致失败的社会政策,但并不能因此否认未来的参与者不会提出更好的想法。
在今天,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应关注不同文明和国家中传统派与现代派之间的冲突。观念的差异会影响政治,为避免国家的撕裂,应培养一种“有限度的参与意识”,即积极参与民主政治,但在政治权利行使后也应尊重政治秩序的稳定,给过热的政治氛围降温。过度热情的政治会导致以广场政治取代常态政治,以街头逻辑取代选票逻辑,陷入无休无止的政治纷争之中。
总而言之,“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一语出自俾斯麦。当我们明了政治受到的各种社会结构的约束,并理解不同国家政治变革成败的差异,也许能对政治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有更深的认识。社会科学的知识永远没有尽头,对于社会议题的探讨也同样如此。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只有坚持对话和沟通,才能达到较优意义上的“共识”。与此相呼应,我想到胡适的一个论断: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