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受苦来开悟,即受苦之路,你最终会被迫臣服,因为你不能再忍受任何痛苦了。开悟会有意识地选择让你放弃对过去和未来的执着,来使当下时刻成为你生活中的重点。它会使你进入临在状态而不是时间状态。它意味着你对事实说“是”,这样你就不会有任何痛苦。
你需要完全地进入当下时刻才行。
倾听你脑袋中的声音并作为一个观察者的临在。
任何形式的消极心态、不开心或痛苦都意味着有抗拒的存在,而抗拒通常是无意识的。
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
如果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分歧,那么思维永远是说谎的一方,情绪则始终是真实的。
任何你完全接纳的事情都会把你带进宁静状态。这就是臣服的奇迹。
回到过去,你不会找到你自己,但是,通过进入当下,你可以。
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
无论何时,当你不尊重当下时刻,你就在创造戏剧性事件。
臣服不是改变现实,至少不是直接地改变。臣服改变的是你。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是你内在的反映。
空间的内在对应是寂静,无限深入无念的领域。时间的内在对应物是临在,永恒的当下的意识。
别光用你的思维去读这本书。请关注你读书时的情感反应,还有从内在深处浮起的认同感。
当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仅用大脑去聆听,还要用整个身体去聆听。在倾听的时候,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从而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创造一个真正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你可以给别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内在目的与你去的地方或你正在做的事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它与你如何做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你的未来没有关系,但是与你此刻意识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外在目的属于时间和空间的水平维度;内在目的则关乎无时间的当下时刻的垂直维度。你外在的旅程可能包含着上百万个步伐;你内在的旅程却只有一步——你现在正在行动的那一步
无论何时,当你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决方案或一个创意时,停止思维片刻,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内在的能量场上,觉察这种内在的平静状态。当你重新开始思考时,你的思维将会变得新鲜且具有创造性。在任何思维活动中,请习惯性地徘徊于思考和对内心的倾听之间。我们可以这样说:别用你的大脑思考问题,而是用你的身体去思考问题。
随时都可以保持对未显化状态的觉知。你可以感觉到生活背景中的一种深深的平和感,一种无论发生什么都永远不会消失的宁静。你将成为未显化和显化、上帝与世界之间的桥梁。这就是所谓的开悟:一种与源头的联结状态。
真正的拯救是成就满足,是和平,是生命的圆满。它就是做你自己,在你的体内感受没有对立面的美善。在这种状态中,你本体的喜悦不依赖于任何外界的事物;真正的拯救是了解到,你是那个滋生万物的无时间、无形式的至一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心理上的恐惧总是源于“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而非“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你身处此时此刻,而你的思维却跑到了未来。这就创造了一种焦虑的鸿沟。
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
除非你能认清错误就是错误,它并不代表你,否则在你身上不会有彻底的变化,
所谓“心理时间”,就是认同过去,并且持续地、强迫性地投射到未来。
无论你在何时何地等待,请利用这些等待的时间,来感受你的内在身体。通过这种方式,交通堵塞和排队,对于你将会成为一种享受
我们必须理解我们是如何成为一个痛苦创造者的;是我们的大脑,而不是其他人或者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引发了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我们的过去,担忧我们的未来。我们犯了最大的错误:认同我们的大脑,并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实际上我们远远比我们的大脑更伟大。
等待是一种思维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不要现在;你不要你所拥有的,而要你所没有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等待,都让你无意识地在你的此时此刻创造了一种内心的冲突: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降低你的生命质量。
从时间中解脱就是:从你在过去中寻找认同感的心理需要以及在未来寻找满足的心理需要中解放出来。
“此刻我很自在吗?”你可以经常这样问自己。或者你可以问:“此刻我内在发生了什么事?”
所有形式的不宽恕都是由过于关注过去而很少关注当下时刻引起的。
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
在思维背后,那个宁静的、观察的临在本身——宁静的观察者。
学会在不责备对方的情况下表达你的感受,学会用一种开放的、非防御性的方式倾听你伴侣说话。
爱情最伟大的催化剂就是完全接受你伴侣的一切,而不是去批判或以任何方式改变他或她。
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直接转移到身体内,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那个内在无形的能量场,它就是代表你肉身生命力的本体。
无论你身处何地,沉默是进入当下时刻最容易、最直接的方法。
当你无法脱离痛苦时,你仍然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不去逃避它,而是去面对它,去全面地感受它。感受它,但不要去思考它。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将你的痛苦表达出来,但是不要在你的思维中去写剧本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也没有任何事情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只发生在当下。
当你与自己建立关系时,你就将你自己一分为二:“我”和“我自己”,主体和客体。这种由思维创造的二元性是你生活中所有问题和冲突的根源。在开悟状态中,你就是你自己,你与你自己合二为一。你不会批判你自己,你不会为你自己感到遗憾,你不会为你自己感到骄傲,你不会爱你自己,你也不会恨你自己。开悟,不会再有一个需要你去保护、防卫和喂养的自己了。你不会再有一种关系:就是你与你自己的关系。一旦你放弃了这种关系,你所有的其他关系都将会是爱的关系。
难道焦虑会让你活得更久吗?”佛陀也说,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无止境的欲望。
人们看起来好像是有选择的,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只要你的思维及其受制约的模式控制着你的生活,你还会有什么选择?
别让痛苦之身利用你的思维,并控制你的思想。观察它,在你的体内直接感受它的能量。如你所知,全然的关注意味着全然接受。
宽恕是不去抗拒生命,容许生命经由你而活出自己。
永恒不是指无止境的时间,而是指无时间。
请不要对抗你的身体,因为这样做就是在对抗你的本质。你就是你的身体。
打破集体固有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使人类几个世纪以来都陷于痛苦之中。
对于绝大部分无意识的人来说,只有在某种极限情况(limit-situation)下才有潜力打破自我的坚硬外壳,迫使他们臣服并进入觉醒状态。极限情况包括灾难、暴动、巨大的损失或你的个人世界的毁灭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