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山建筑》一书,心中沉思:只有那些拥有广阔胸怀和光明心灵的人,才能成为这本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内容,简而言之,是作者张剑葳老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工作中,对国内具有重要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的山岳和位于山岳地理范围内的古建筑进行考察和研究的成果。
然而,这本书远不仅仅是一本古建筑学的著作。与标准的学术著作相比,书中透露出的人文性,尤其是浓厚的文学性,令人难以抗拒。正如作者所言,他更希望将这本书定义为“人文写作”,并且希望能够与更多读者分享他对于山和建筑的感悟和思考。
尽管作者非常谦逊地认为,由于能力的限制,这本书“远未达到上述目标”,“人文写作的目标只能作为长期目标继续努力”,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广大读者来说,他已经通过这本书的写作初步建立了至少在古建筑领域的人文写作的重要基本要素框架。这一框架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知识层面有足够的干货,调性层面有足够的人文格调,格局方面有足够辽阔的观点和视角。
首先来看知识层面,这本书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它的导言分为“山与观念”、“山与建筑”、“山与山势”、“山与山图”、“山与地方”五个部分,总结性地介绍了山作为自然物体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人类通过山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的总体情况。全书以山为线索,介绍了包括五岳、武当青城等道教名山以及峨眉五台等佛教名山的重要建筑,并讲述了这些珍贵古建筑背后的“人的故事”。
虽然以“名山建筑”为主题,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山中建筑,但作者更注重书中对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详细描述,这使得书中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对建筑本身的描述,还在于对研究对象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详细介绍。例如,对于武当山的介绍,作者不仅从规划设计尺度、作为明代官式建筑承前启后的宝贵价值等专业角度介绍了武当山的道教建筑艺术,还详细讲述了道教真武信仰与山、与建筑的密切关联。这段文字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因为对古建筑的专业描述,更在于启发了我对古建筑与传播学关系的思考。古建筑可以看作是建造年代“时代主题”的实际遗存,宗教建筑的兴衰往往与执政者的修佛或崇道有关,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建筑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信息对于媒体人来说是非常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索的问题。
另外,作者的一个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金属建筑,这本书中关于五台山的一节详细介绍了显通寺的铜殿构造,并从人文角度讲述了铜殿建造的历史背景。这些介绍在描述建筑的同时,也讲述了建筑完成的历史时代的社会信仰和人们开展信仰活动的方式。每个特定时代的社会信仰往往会在时代的文化遗迹中留下痕迹,而作为一种“成本”极高的实物,建筑所承载和凝结的时代痕迹更加明显和突出。这样的例子在全书中数不胜数。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大量的“山图”。不同于中国画中的山水图卷,山图是古人绘制的,更接近于现代的地图,对山势和建筑信息有详尽的描述和标注。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地图的读者来说,这无疑非常舒适。
其次,本书的调性,即书中文字的文学性,是浓郁而茂盛的。例如,在关于青城山的一节中,读到关于青城山建筑幽深自然、朴素原始的描绘时,我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在一个秋日的雨天登上青城山的感受。那时我虽然还年轻,但膝盖有旧伤,因为天气阴雨,我在山上进展缓慢,走走停停之间,突然发现山中亭子立柱与原生树干非常相似,亭顶多由树皮和草覆盖。读到这节文字时,我回忆起了过去的记忆,这正是文学作品通常引发的效果:唤起读者的生活经历并产生共鸣。
而阅读本书本身带来的纯粹阅读快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峨眉山的一节。开篇引用了“峨眉山月半轮秋”,结尾引用了“归时还弄峨眉月”。整节内容从庄严的古寺到精美的铜塔,因峨眉月的意象的照耀,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此外,不仅仅是这一节,作者在全书中适度引用了许多古诗词,大约有近二十首,涵盖了从唐代到清代再到里尔克,这些引用用得非常恰到好处。
书中还有一些微妙之处,读来令人愉悦。这些微妙的笔墨虽然并非本书内容的重点,但它们犹如亮亮的小珍珠,在字里行间增添了别样的雅致。例如,在描写西岳华山的岳庙和华山的远景时,作者淡淡地写道,“它们之间的城市越来越高”,轻描淡写地呈现出历史的变迁;用“孤寂”一词来形容古北岳,以物理和历史的角度突出了大茂山古北岳独特的气韵;在武当山一节中,作者使用了辛弃疾“路转溪头忽现”的词句,改写为“路转山头忽现”,这一化用使得朝山碑在山中高低错落中突然出现在行山者面前。
本书尤为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通过知识的干货和文学的品味所展示的辽阔的观点和视角。这些观点和视角又有一个大背景,即作者的北大精神。作者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就读本科,之后在东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了工学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然后回到北大任教。大胆地假设一下,书中流露出的浓郁人文精神的背景之一,很可能是作者在北大的求学经历。
北大精神是广阔、深邃、热血、无畏的,不夸张地说,它一直是中国最先进的人文思想火种的承载者。具体到这本书,每一句话,每一个描写山中建筑的片段,都是从人文角度而非学术角度去讲述,都在谈论家园、谈论民族。
作者写这本书显然有着很大的“野心”:他不希望把“学术”和“人”割裂。因此,无论读者阅读这本书时看到的是什么内容,都能感受到他的真挚关怀。有能力创作文化作品,并能以真诚的态度关怀读者,明确忠于自己内心深处人文关怀的人,在这个“信息场”日益混乱的时代,实在太难得了。
人文精神是容易感染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过旧体诗了,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些灵感。这些诗句或许不是很完美,但却是真挚的:
仲夏读书偶得,
读《名山建筑》忽心有所感,
新成几句。
时京畿暑热,
展卷若临山风,
沐山泉,
头目清凉。
十年跬步积万里,
上下登临成新卷。
佛光一道照眼明,
风起山岳栋梁间。
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做人文写作,以他的学识和人文精神,包括我在内的广大读者,都可以期待到更多的作品。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有学识、有激情的人来从事这样的人文写作。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绵延不断。文化是我们存在的根本,也是人类作为人的核心。让人文的新风吹动起来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