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对于《悲惨世界》这本小说的描写给予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详细解读。他引用了小说中的一句描述:“他又站起来,索索发抖,全身冰凉,臭气熏人,背着这个垂死的人,被压得弯下了腰,泥浆直流,却心里明亮。”以此来形容主人公让·瓦让的形象,强调他深陷困境与不幸,但内心却高尚和坚定。作者表示,面对低谷期的读者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从中得到鼓励和信念。
作者介绍了自己读的是后浪插图珍藏版的《悲惨世界》,并表达了对这套书的惊艳之情。他提到全书共有140万字,分为五部,并列举了每一部的名称。作者表示由于是第一次读,所以阅读进度较慢,但这个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后仍然不能忘怀。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主人公让·瓦让的故事背景。他在1795年因为偷面包而被捕,服苦役长达19年。1815年他获得自由,在迪涅附近寻求庇护,却因为过往的纪录受到排斥。然而,在一位善良老妇人的开导下,他敲开了一扇命运之门,并在主教米里埃先生的帮助下获得了尊重和信任。这一转折点让主人公开始改变,他不再是以前的自己。
作者认为整个故事的核心是让·瓦让,他经历了世俗的辉煌和荒凉,尽管他只是因为偷了一块面包,却承受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每当主人公陷入绝境时,作者都会感到紧张,而每当他处于幸福之中时,作者则希望这里可以成为故事的终点。
作者还赞美了雨果对社会底层角色的塑造,如被主流价值抛弃的芳蒂娜、慷慨解囊的流浪儿小加弗洛什、为他人挡子弹的埃波尼等。雨果描述了一个悲惨世界,其中有历史的阴影,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光辉共存。
作者称赞了译者潘丽珍老师的工作,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涉及到历史、社会底层俚语等专业知识。他推荐后浪插图珍藏版作者鼓励那些尚未阅读过长篇小说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开始,并建议跳过过于理论的介绍部分,以便更好地享受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